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評論

马勇:十载校长任 百年北大魂

编者按:在我国,对于“大学”二字最精辟的解释,应该算是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所提出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 … 阅读更多

耿云志:梁任公先生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精英

1月19日,“启蒙先驱 文化巨擘”——纪念梁启超逝世九十周年暨《梁启超全集》出版座谈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新 … 阅读更多

张海鹏:孙中山民生主义的现代意义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是 孙中山 先生社会改革思想的核心。在孙中山看来,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归宿。在他一 … 阅读更多

茅家琦:孙中山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摆脱主观因素的干扰 从国内学术界看,在孙中山研究方面,大陆和台湾都存在着明显的主观因素的干扰,台湾尤甚。 … 阅读更多

彭靖:谈谈曾国藩研究问题

曾国藩在我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影响很广泛而深远的人物。如果对这个人物进行比较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我想,也许可以对近代 … 阅读更多

茅家琦:关于曾国藩评价的几个问题

一、意见分歧源于评价的视角不同 历史人物评价从来就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曾国藩评价问题上 … 阅读更多

胡明:关于陈独秀对义和团的评价

1924年9月3日《向导》周刊推出一个“义和团问题专辑”,整份周报就四篇大文章,都是讨论或者说纪念义和团运动的 … 阅读更多

徐松如等:关于国家、地方、民众相互关系的理论与研究概述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史学界对社会史的研究日益重视,关于国家、地方、民众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已成为热点。国外学 … 阅读更多

余明侠:关于李鸿章等洋务派人物的评价问题

李鸿章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历史人物,关于他的评价问题,在其生前就是或毁或誉,褒贬不一。早在1884年中法战争时期, … 阅读更多

夏东元:关于李鸿章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往事新议 六十年代初,我曾撰文《李鸿章早期的洋务思想》,对于李鸿章,主要提出了下述三种看法: 1.1862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16 页面17 页面18 … 页面62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