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马勇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马勇:民初困局——一个制度史的解释

  摘要:民初困局是学术界的共识,但对这个困局是如何形成的则见仁见智。孙中山、袁世凯以及众多政治领袖的博弈,固 … 阅读更多

马勇:袁世凯“开缺回籍养疴”诸问题

  摘要:袁世凯“开缺回籍养疴”三年是晚清史上的重大事件,但由于后来的一系列政治变化,袁世凯“开缺”的真实原因 … 阅读更多

马勇:蒋廷黻,学术抱负与政治缺憾(三)

重构中国历史叙事 十多年留学生涯仿佛一晃就过。1923年,二十八岁的蒋廷黻以《劳工与帝国:关于英国工党特别是工 … 阅读更多

马勇:蒋廷黻,学术抱负与政治缺憾(二)

以史学参与历史创造 一路奔波,一路辛苦。蒋廷黻经日本抵达檀香山。1912年2月11日,蒋廷黻乘坐的轮船抵达旧金 … 阅读更多

马勇:蒋廷黻,学术抱负与政治缺憾(一)

在二十世纪晚期,蒋廷黻还是近代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失踪者”,1949年之前赫赫有名的历史学家,仅仅经过三十年的 … 阅读更多

马勇:蒋廷黻与中国近代史叙事

正像许多研究者所意识到的那样,近代中国的所有问题都是因为中西交通而引起,假如没有西方人东来,没有鸦片贸易,就不 … 阅读更多

马勇:甲午战败与中国精英阶层的激进与困厄

准确地说,二十世纪的中国问题与难题都直接导源于十九世纪,尤其是1894年甲午战败之后的最后几年。因此,当我们回 … 阅读更多

马勇:晚清新政为何走向反面

百年之后回望,晚清在政治改革上的图谋和努力,不容忽视。清末,朝廷逐渐放弃专制,实施新政,意图建立君主立宪政体。 … 阅读更多

马勇:重新认识近代中国两大主题——外国资本和中国资产阶级

[摘要]近代中国是已消逝的既往,如何看待这段历史,见仁见智,革命者从中看到了帝国主义侵略、封建主义压迫和官僚资 … 阅读更多

马勇:史学本质与史家责任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学传统,即便从孔子算起,中国历史学也有几千年的历史了,走过了一个漫长道路,积累了一笔宝贵的财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页面2 页面3 页面4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