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松:中苏之间的民族主义碰撞——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为背景
民族主义,虽然是产生于对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及其起源的一种自然的民族情感,但它并不等同于这种自然情感,也不是与民 … 阅读更多
民族主义,虽然是产生于对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及其起源的一种自然的民族情感,但它并不等同于这种自然情感,也不是与民 … 阅读更多
20世纪,中苏两国政府间曾经就涉及两国根本关系的问题,缔结过三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条约。这就是1924年5月31日 … 阅读更多
战后中国走上革命道路,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以往的研究,比较多地分析了战后中国内部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推动革命 … 阅读更多
蒋介石对抗日的态度,历来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肯定者可以历数自1928年济南惨案、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其 … 阅读更多
在抗战爆发前夕,国民政府曾积极与苏联谈判,谋求与苏联结盟;战争爆发以后,中国各界舆论特别是国民政府又曾再三推动 … 阅读更多
1981年5月14日晚,因患慢性白血病已经卧床一个多月的宋庆龄病情突然恶化。得到通报后,彭真、邓颖超、王光美等 … 阅读更多
杨奎松:向忠发是怎样一个总书记? 总书记一职,曾经是中共党内最高领导职务。在毛泽东六届六中全会成为中共事实上的 … 阅读更多
杨奎松:瞿秋白与共产国际 瞿秋白,1921年在苏俄入党,1923年回国参加中共中央领导工作,四年后正值中国革命 … 阅读更多
长期以来,除个别研究者[1]外,人们习惯于依据蒋介石自己的说法,把他对苏联及其俄国革命的看法,区分为两个时期或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