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严复晚年心目中的梁启超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梁启超无疑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人物。他“流质多变”,常常自诩“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俨 … 阅读更多
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梁启超无疑是一个独具特色的人物。他“流质多变”,常常自诩“不惜以今日之我,难昔日之我”,俨 … 阅读更多
内容提要 严复、何启二人,先后在19世纪70年代留学英国,留学的时间几乎同时。严复期间颇短,而何启期间较长,但 … 阅读更多
在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史上,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论)占有重要地位。霍布斯、洛克、卢梭等人都是民约论的重要代表 … 阅读更多
现代化是一个需要几代人付出艰巨努力的长期过程。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从19世纪中期的洋务运动开始,到21世纪中叶实现 … 阅读更多
2001 年,纽约多雪寒冷的冬季,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珍本和手稿图书馆阅读总数达 171 箱的“国际乡村改造学院 … 阅读更多
杨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十分奇特的人物。从“骚动的进步主义者”到君主立宪派的中坚,从拥袁复辟的“帝制余孽”到加人 … 阅读更多
在国学讨论日趋升温的当下,联想到上个世纪初的“国粹派”或是1919年问世的《国故》月刊应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 … 阅读更多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爆发。泱泱清王朝对峙弹丸小国日本,战场失利,渐显败势。此时,正在为战事失利而懊恼的北洋 … 阅读更多
内容摘要 如果说《新青年》烹调了一道“民主”“科学”大餐,那么《学衡》奉献的则是一桌“示正道,明大伦”的人文盛 … 阅读更多
摘要:对于胡适与《新青年》杂志的关系,可以用读者、作者、编者这三重维度的形式提拎出来。作为读者,胡适最大程度的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