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高勇:构建中国报刊阅读史的重要性与难点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近代史料中寻找报刊阅读的记忆,如何建构报刊阅读与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如何将个体的生命史与国家的 … 阅读更多
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近代史料中寻找报刊阅读的记忆,如何建构报刊阅读与社会变迁的内在联系,如何将个体的生命史与国家的 … 阅读更多
在冯友兰的个体生命史中,1919年或许可谓一个空档期。此前一年,他结束了自己在北京大学哲学门为期三年的学习,6 … 阅读更多
编者按:晚清以降在学科次第上对“西学门径”的辨析,以及“西学中源”说、“中体西用”论的流行,意味着近代中国学科 … 阅读更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史学研究发展迅猛。几十年中,史学研究最大的进步之一,就是研究越做越细,课题越做越小、也越做越 … 阅读更多
作为一个政治学者看日本,我觉得在现代文明的转向上,日本起码有这样几条重要的经验。 第一,作为有主体意识的文明, … 阅读更多
编者按 原创与积累: 中国人文学术如何创新 学术创新是学术发展之灵魂,是中国学术获得自我主张之必需,更是建构中 … 阅读更多
2018年,英国思想史学家彼得·沃森所著《思想史:从火到弗洛伊德》一书中文版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后,在中国国内引起 … 阅读更多
求学时,刘家和就自问,历史学为何不能走西方哲学那样的把握真理的路数呢?中西学术系统的不同特点引起他长期的学习与 … 阅读更多
民国时期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开放和最国际化的时代,对外关系和外来力量深刻地塑造了民国的历史进程。哈佛大学教授柯伟 … 阅读更多
【编者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诞生在上海?对于这个问题,国际国内有很多研究。在上海社科院周武研究员看来,海派文化是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