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兵:美国汉学的走向
使战后国际中国研究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人物,是被称为”美国中国研究开山祖”的费正清(Jo … 阅读更多
使战后国际中国研究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人物,是被称为”美国中国研究开山祖”的费正清(Jo … 阅读更多
民国时期老辈学人所发挥的重要社会功能之一,便是传承固有的中国学术文化,使之不至于失传或变异。自清末教育改革以来 … 阅读更多
任达的《新政革命与日本》(李仲贤的中译本由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一书,出版以后引起不小的争议,包括本人 … 阅读更多
由狭间直树教授主持的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共同研究报告《梁启超:西洋近代思想受容と明治日本》(东京みすず书 … 阅读更多
1933年12月陈寅恪阅岑仲勉论著后回复陈垣的信中,有“此君想是粤人,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 … 阅读更多
民国时期,学人沿袭清中叶以来的风气转换,对于赵宋一代的学术文化渐趋推崇,同时随着研究时段的下移,中古历史开始受 … 阅读更多
1920—1930年代,以史学为重心的中国学术呈现一大变局,这一关键性转折,所包含的问题极多,早已引起后世学人 … 阅读更多
史学为一整体的学问,应在全面关照之下研究具体。所以读完书再做学问,乃治学的必由之路。所谓通识,应是贯通融通之通 … 阅读更多
晚近研治中国学术史,好以派分。除以各个流派为对象的专题研究之外,在一般综合或分科的学术史著述中,学派也往往 … 阅读更多
读1933年12月陈寅恪阅岑仲勉论著后复陈垣函,中有“此君想是粤人,中国将来恐只有南学,江淮已无足言,更不论黄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