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桑兵

浙江大学教授

桑兵:民元孙中山北上与逊清皇室的交往——兼论清皇族的归属选择

  摘要:民元孙中山北上在京活动21天,百忙之中,专门抽出四天与逊清皇室往还。长期敌对的双方握手言欢,孙中山方 … 阅读更多

桑兵:耐住性子倾听历史的原声

学术界每每有些类似“围城”的悖反现象,譬如有些专业治史者觉得史学无用,不能影响社会,总想逃离,而不是研究历史的 … 阅读更多

桑兵:晚近史的史料边际与史学的整体性——兼论相关史料的编辑出版

摘 要: 晚近史料的种类与数量大幅度扩张, 规模远超历代文献总和.而搜集阅读之难, 逾于古史;史料保存状况之劣 … 阅读更多

桑兵:晚清民国的学人与学风

今人对民国学术的憧憬,很大程度反映了自身对学界现状的不满和失望。反之,以为今日学术总体上已经超越民国时期学术发 … 阅读更多

桑兵:“新文化运动”的缘起

1920年9月11日,北京大學舉行始業儀式即開學典禮,自任教於北京大學以來連年參加這一活動的胡適,抱病出席,在 … 阅读更多

桑兵:治史不宜归纳,而要贯通

受“科学”即是分科治学以及社会科学泛化的误导影响,近人治史,好用归纳或附会式比较,所论看似有理,其实相当危险。 … 阅读更多

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

晚清以来,中国的知识系统大体按照西学模式重新组装,而条理的形式各异,或是完全新增,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 … 阅读更多

桑兵:回归历史的本位:“北洋史”研究(笔谈)——从北洋军阀史到北京政府时期的民国史

在近代中国研究中,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历史相对处于被轻视甚至被忽略的状态。在此之前的清季历史,先有辛亥革命史研究 … 阅读更多

桑兵:走进新时代:进入民国之共和元年——日记所见亲历者的心路历程

20世纪前半期,中国经历了三次由革命催生的政权兴替,而三次的形式明显有别。以共和取代专制,打倒北洋军阀、推翻北 … 阅读更多

桑兵:科举、学校到学堂与中西学之争

晚清历时半个世纪的所谓教育转型,在近代中国的社会变动中起到重要作用。一方面,它促使培养新式人才机制的形成,推动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6 页面7 页面8 页面9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