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李里峰:新政治史的视野与方法

20世纪初以来,西方史学研究范式经历了数次重大转变,政治史的中衰和复兴是其中的重要线索之一。世纪之初的西方史学 … 阅读更多

王先明 | 革命:一个“世纪性”话语兴衰进退的历史反思

一、引言 话语模式反映了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关系的论述,它同实际的社会变革是联系在一起的。一种话语模式的存在及其 … 阅读更多

包伟民:数字人文及其对历史学的新挑战

近代以来,人文学研究一直为科学的发展所左右。数十年来,已经开始深刻影响其演进走向的,是日新月异的计算机信息技术 … 阅读更多

吴义雄:时势、史观与西人对早期中国近代史的论述

内容提要:关于中国近代史的论述最初是由西人进行的。1830年代,西人中的对华激进派通过对清朝排外政策及其弊害的 … 阅读更多

黄兴涛:中西文明的近代碰撞:明清知识分子是如何认知逻辑学与现代科学?

西学“结构” 明末至清前期的西学,有着自己的核心关切、内在结构和话语系统,这是由其传播主体——西方传教士来华的 … 阅读更多

潘光哲:为什么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热衷于“改造国民性”: 思想与社会改造的悖论

本文以整合式的思考取向,探讨“改造国民论”这个在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上深具连续性的议题。近现代中国各种“改造国民” … 阅读更多

王晴佳:历史学如何走出“人类中心”的思维

本书是笔者的第一本学术论文结集,收录了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表的有关西方史学的二十篇论文。在我这把年纪的学者 … 阅读更多

周兵:迎接历史学的“数字转向”

过去几个月以来,一场全球范围的疫情,给人们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各种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在同一事件里,相近的生活经历 … 阅读更多

王涛:数字史学的方法论问题

最近几年,“数字”成了一个令人着迷的修饰语,“数字艺术”“数字人文”等概念不一而足。有学者认为,学术界正在经历 … 阅读更多

杨波:李圭与牛津大学

1876年5月,美国费城举办建国百年世界博览会,时任宁波海关文案的李圭,受总税务司赫德委派,赴会观览,归来后写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60 页面61 页面62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