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李细珠:再论“内外皆轻”权力格局与清末民初政治走向

  摘要:辛亥鼎革之际,清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已演变为“内外皆轻”的权力格局,是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中央集权对地方 … 阅读更多

章开沅:《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序

  治史难,治当代史尤难,治当代政治史更难。当代史之所以难治,盖因所治之对象尚未“冷却”,治史者自己置身于当代 … 阅读更多

昆廷·斯金纳:谈文本的解释

  当我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评论某些人的信念不合理的时候,我并不必然是在从一种文化不正当地进入另一种文化,而是以他 … 阅读更多

陈平原:与晚清画报纠缠20年

  1895年8月29日的《申报》上,刊出了社论《论画报可以启蒙》。此文关于画报意义的论述,在晚清很有代表性。 … 阅读更多

王晓秋:史海遨游六十年

  史海遨游沉浮60年,自己也深深体会到史学研究的甘苦。当我在国内外各处收集史料时,常常在图书馆、档案馆从早到 … 阅读更多

张杰:充分挖掘报刊史料价值

  报刊作为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史料价值日益引发学界的关注。在学者看来,应当在与社会互动的框架中, … 阅读更多

张帆:未完成的正名——“科学”概念的范式转移

  编者按:五四以来,虽然“科学”的地位一路走高,但整体性的“科学”并没有在中国整体性地普及开来。直到今日,学 … 阅读更多

谢俊美: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

  甲午战败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伤痛。一百多年过去了,人们每道及此,往往都离不开指责当年那些当权人物。2000年 … 阅读更多

陈其泰:新综合体——梁启超把历史写活了

  梁启超作为谙熟中国史学传统而又具有强烈使命感的杰出史家,曾两度发愿撰著《中国通史》。这么一项浩大工程,首先 … 阅读更多

欧阳哲生:“西方”——一个逐渐清晰的观念

  西方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是一个含混不确定的名称,它与历史上的中西交通密切相连,这一名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213 页面214 页面215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