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杰:充分挖掘报刊史料价值

  报刊作为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史料价值日益引发学界的关注。在学者看来,应当在与社会互动的框架中,探讨报刊变迁的历史轨迹,并探究历史在报刊中如何呈现。

  报刊文献具有独特史料价值

  与档案等传统文献资料相比,报刊记录了当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风俗等层面的动态,极大地丰富了学术研究的现实感和立体感。

  在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天根看来,在学术研究当中,报刊与传统的档案、日记、碑刻等共同构成了文献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报刊的新闻性和公共性是独有的。报刊具有趋新的特点,能够反映日常生活中新的动态、新的生活方式;作为一种公共信息传播媒介,报刊更容易被研究者获得并利用。

  青岛大学教授刘增人以文学期刊为例谈到,在搜集、整理文学期刊史料时,必须注意刊物内容形态的完整性。除报刊内文外,刊物的封面、题词、编者按、编后记乃至广告都是所处时代风貌的反映。有些内容及形式看起来与文学没有直接关联,却能反映当时的文坛风气、文人关系等,有助于研究者还原文学史的发生现场,进入历史语境。

  在近代史研究中,报刊史料具备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官方档案和正史典籍的有益补充,拓展和深化近代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郑大华认为,在没有近代报刊以前,思想史研究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各种出版物,如官修或私修的史书、家谱、方志,尤其是思想家的个人著述、日记、书信,以及一些档案材料等。随着近代报刊的出现和发展,报刊成了思想史研究的又一重要资料来源。

  多学科介入报刊研究

  数字技术的发展使得研究者对报刊资料的获取更加便捷。王天根介绍说,很多学科都把报刊资料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文本,进行了大量的发掘研究,比如,文学对副刊的研究,传媒学、经济学对广告的研究,以及法学对报刊刊登的法律文书的研究等。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报刊研究走向深入。在刘增人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近现代文学期刊数据库建设与研究”中,研究人员尝试基于大数据支持展开研究。比如,研究人员利用词频分析功能,通过查找某个关键词在所有文学期刊中出现的次数及时间、地域的分布规律,来展开主题学研究、近现代文学版图研究、作家作品的传播与接受研究;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中某些已有的、广为接受的结论进行校验,并加以修正完善。

  王天根表示,将媒介事件与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结合起来,由此分析媒介与政治、媒介与社会关系是当前报刊研究探索的重要取向。另外,将报刊与社会史、文化史结合起来,探讨报刊和社会文化思潮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新的历史书写方式,也是当前报刊研究的重要路径。

  报刊作为载体与其传播的社会信息之间的关系,好似河床与河水。河床承载河水,河水也在冲刷河床,某种程度上甚至改变河道的走向。王天根说,社会变迁中出现新的信息内容就会有相应的办报形式,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报刊类型。在研究当中,新闻学、历史学、文学等都要关注报刊内容与呈现形式之间的关系。多个学科的交叉研究才有可能真正揭示报刊内容及书写方式所经历的时代变革。

  关注报刊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王天根认为,目前的报刊史在内容研究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在立体展现历史上政治事件与媒介事件的关联上做得不够。学界应当把报刊文本、话语研究与报刊对社会事件的解读结合起来,探究报刊与舆论建构之间的关联。

  在郑大华看来,所谓报刊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概括来说,即报刊如何通过舆论来影响社会,而社会又如何影响着报刊调整办报办刊方针、刊载内容和栏目设计,以便争取更多的读者。换句话说,报刊的话语或内容,是与它所处的社会紧密相连的。因此研究报刊,要研究它产生和存在时期的社会背景,研究报刊与社会的互动关系。

  探究近代媒介功能既要关注以报刊为核心的传媒本身,又要研究其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在王天根看来,研究报刊既要探讨报业本身变迁的轨迹,也要分析其刊载的内容,通过报刊内容看社会舆论的重叠与交错,由此解读社会舆论的分歧及共性。不注意报刊舆论共性的关联,就很难看清其时社会舆论的焦点。

  此外,王天根提出,作为一种信息载体,报刊在内容呈现上具有选择性,对于近代报刊史料的利用和研究,要特别重视厘清各种报刊资料的真实性与可信度。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本網編輯
本網編輯
文章: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