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王建朗:民国是个试验场

算上辛亥革命的时间,从1911年10月到1949年10月,只有38个年头。不用说,38年,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 … 阅读更多

王建朗:从世界秩序的变迁中观察中国

中国是在列强坚船利炮下打开国门的。此后百年间,中国外交经历了从丧权失土到恢复国权的过程,中国的国际地位经历了巨 … 阅读更多

罗志田:梁漱溟——诚恐事理因意气之蔽而迷晦

“五四”运动后,梁漱溟因演讲并出版《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而“暴得大名”,引起广泛关注,包括不少批评。 梁漱溟 … 阅读更多

章开沅:国学家的精神世界——对章太炎与“《苏报》案”的再认识

历经戊戌政变、八国联军之役与自立军起义失败,章太炎终于与康、梁决裂。壬寅(1902)三月,他在东京举办“支那亡 … 阅读更多

崔志海:晚清史研究百年回眸与反思

在国内学术界,晚清史的研究对象为1840年鸦片战争前后到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这段70多年的中国历史,这 … 阅读更多

杨天宏:北洋时期军阀形象的“另类”书写

摘要:军阀及军阀政治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历史存在。军阀干政乱政,军阀时期政治黑暗,是客观历史事实,不容否认。但军阀 … 阅读更多

茅海建:康有为的“大同三世说”

按:本文系作者2018年5月28日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联合举办的讲座上的发言 … 阅读更多

罗志田:梁漱溟与他的中国文化“早熟”说

梁漱溟曾借助孔子说的“过犹不及”,强调中国和印度文化都是“早熟”的文化,因为拿出太早,所以“停滞不动”,各方面 … 阅读更多

罗志田:凭直觉成大学问——梁漱溟的治学取向和方法

编者按:本文关注梁漱溟先生的治学方法,在反复回味梁漱溟作品的基础上,作者总结其治学方法的特点为“以‘问题’为中 … 阅读更多

张海鹏:对中国政治术语作出翔实的学术论证

我进入工作单位,有幸在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范文澜、胡绳、刘大年等同志领导下工作,不仅读他们的著作,而且亲炙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161 页面162 页面163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