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周积明:1922年梁启超武汉之行及其关于湖北文化的演讲

1922年9月2日下午五时,从南京、上海、南通、长沙一路演讲过来的梁启超,风尘仆仆来到武汉,与他同行的有黄炎培 … 阅读更多

李洪岩:从《读书杂志》看社会史论战

狭义的社会史论战主要集中在30年代前半期,以上海为大本营,以《读书杂志》为中心阵地。因此,尽管《读书杂志》并不 … 阅读更多

张太原:从边缘到中心:胡适等自由知识分子创办《独立评论》的宗旨

摘要:近代社会的转型,造成了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同时也带来了知识分子重新走向“中心”的凭借——近代报刊。胡适 … 阅读更多

罗敏:1924—1927年邹鲁与蒋介石关系探微

邹鲁和蒋介石均为孙中山晚年最信任的国民党人。邹鲁是培养革命党骨干的“文学校”—国立广东大学的校长;蒋介石则是培 … 阅读更多

陆保良:从公共选择理论看1927—1949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党史研究中,存在忽视理论预设的问题,或者对理论预设想当然。而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理论预设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 阅读更多

〔韩国〕柳镛泰:从国民会议到国民参政会——职业代表制的持续与变化

【内容提要】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民间社会呼吁只有集结广泛的民意与民力才能取得抗日的胜利,因而主张尽 … 阅读更多

郑大华、贾小叶:1990年代以来中国近代史上的激进与保守研究述评

19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的研究取向发生的重大转变之一,即由80年代以“文化热”为特征的激进主义转向以“国学热 … 阅读更多

王建朗:从蒋介石日记看抗战后期的中英美关系

[摘 要] 本文以蒋介石日记的相关叙述为中心,试图比较抗战后期英美对华政策的差异及国民政府对英美外交政策的差异 … 阅读更多

金以林:从蒋氏下野到蒋汪合流

1931年初,蒋介石与胡汉民因约法之争,蒋囚胡于南京,由此引发国民党内的再次分裂。胡汉民旧属、汪精卫的改组派、 … 阅读更多

赵书刚:从近代化视角看梁启超的民权思想

“誓起民权移旧俗。更研哲理牖新知。”1这是梁启超一生言行的真实写照。 梁启超作为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134 页面135 页面136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