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吴雁南:谭嗣同“合同志以讲明心学”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维新运动的巨子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 … 阅读更多

宝成关、颜德如:谭嗣同民权观新探

谭嗣同的民权思想使他博得革命斗士的声名,一些学者以为其民权观与西方自由主义传统中平等式民主尤其是卢梭式民主相仿 … 阅读更多

夏甄陶:谭嗣同认识论思想中的矛盾及其唯心主义归宿

谭嗣同(公元1865—1898年)是清朝末年激进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和早期的资产阶级哲学家。他为了探寻救国救世 … 阅读更多

吴雁南:唐才常的心力决定论

中日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愈益深重。在维新运动中,唐才常虽未像谭嗣同那样,要求建 … 阅读更多

李洪岩:陶希圣及其中国史观

知名史家 何兹全 先生曾经这样说:“主编《食货》半月刊和在北京大学教书时代的陶希圣( 一八九九 —— 一九八八 … 阅读更多

廖宗麟:天津教案中的李鸿章

1870年5月23日,天津群众几千人聚集在法国天主教堂前,声讨教堂拐婴、害婴的罪行。由于法国领事丰大业向天津知 … 阅读更多

左双文、朱怀远:王世杰与战后对日和约问题的交涉

内容提要:缔结对日和约是二战后国际间的一项重大议题。因其关乎中国利益尤甚,国民政府给与了相当程度的重视,王世杰 … 阅读更多

杨天石:王克敏、宋子文与司徒雷登的和平斡旋――近世名人未刊函电过眼录

抗战期间,日本侵略者曾通过多条渠道和中国政府联系,企图以“和谈”的方式取得其在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日方派出人员 … 阅读更多

单世联:王国维与现代性的分裂

引论 知识独立及其问题 知识与价值的分离以及由此形成的知识独立是现代性的成就之一。知识行为是文化行为的一部分, … 阅读更多

章开沅:王道与霸道——试论孙中山的大同理想

大同是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一种政治思想,也是一种最高层次的伦理设计。儒家所津津乐道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122 页面123 页面124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