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力克:陳獨秀晚年的民主觀
一 30年代:專制逆流中的民主危機 二十世紀30年代是現代文明史上的「大災難年代」。1929-33年席捲資本主 … 阅读更多
一 30年代:專制逆流中的民主危機 二十世紀30年代是現代文明史上的「大災難年代」。1929-33年席捲資本主 … 阅读更多
1903年前后,梁启超30岁左右,思想相对成熟,创作欲也极其旺盛,发表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论著,形成了自己的学术 … 阅读更多
百日维新,百年沧桑。百年前的戊戌变法既是系统改革的英勇尝试,又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启蒙运动(维新思潮)的重要组成部 … 阅读更多
一 《波兰分灭记》是百日维新后期,康有为为了击退顽固派的猖狂反扑,使光绪皇帝痛下决心,“持之以坚”,将新法推行 … 阅读更多
曾纪泽是近代中国一位“有头脑、有胆识、有策略的杰出爱国外交家”[1]。这是笔者在《评曾纪泽的外交活动》一文中对 … 阅读更多
狭义的社会史论战主要集中在30年代前半期,以上海为大本营,以《读书杂志》为中心阵地。因此,尽管《读书杂志》并不 … 阅读更多
摘要:近代社会的转型,造成了知识分子的“边缘化”,同时也带来了知识分子重新走向“中心”的凭借——近代报刊。胡适 … 阅读更多
邹鲁和蒋介石均为孙中山晚年最信任的国民党人。邹鲁是培养革命党骨干的“文学校”—国立广东大学的校长;蒋介石则是培 … 阅读更多
在党史研究中,存在忽视理论预设的问题,或者对理论预设想当然。而对同一问题,不同的理论预设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