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學術通訊
  • 史學評論
  • 專題研究
  • 文獻紀實
  • 讀史札記
  • 學問人生

讀史札記

陈平原:与晚清画报纠缠20年

2024 年 4 月 29 日2018 年 10 月 22 日 作者 本網編輯

  1895年8月29日的《申报》上,刊出了社论《论画报可以启蒙》。此文关于画报意义的论述,在晚清很有代表性。 … 阅读更多

分类 讀史札記

张杰:充分挖掘报刊史料价值

2024 年 4 月 29 日2018 年 10 月 22 日 作者 本網編輯

  报刊作为文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史料价值日益引发学界的关注。在学者看来,应当在与社会互动的框架中, … 阅读更多

分类 讀史札記

桑兵:耐住性子倾听历史的原声

2018 年 8 月 19 日 作者 桑兵

学术界每每有些类似“围城”的悖反现象,譬如有些专业治史者觉得史学无用,不能影响社会,总想逃离,而不是研究历史的 … 阅读更多

分类 讀史札記

马忠文:黄元蔚家书所见康、梁活动史迹

2018 年 8 月 19 日 作者 马忠文

摘要:民国初年北京政府官员、广东南海人黄元蔚是戊戌维新志士康广仁之婿。这种特殊身份使得他与康有为、梁启超、陈昭 … 阅读更多

分类 讀史札記

杨奎松:如何读懂我们的历史

2024 年 4 月 29 日2018 年 7 月 4 日 作者 本網編輯

中共革命胜利的偶然与必然 夏佑至:长期以来,国内外史学家多少有一种观念:中共革命的成功,是因为其回应了国内的土 … 阅读更多

分类 讀史札記

蔡乐苏:时代精神、主体地位与中国近现代史书写

2024 年 4 月 29 日2018 年 6 月 16 日 作者 本網編輯

每一个时代,不仅是一个特定的时间上的涵义,也不只是由某些突显的物质外貌来界定,它更具某些特定的精神风貌即“时代 … 阅读更多

分类 讀史札記

茅海建:史实重建

2018 年 6 月 12 日 作者 茅海建

这些天来, 我在看黎澍先生的 《集外集》。其中有一篇文章, 也是他的一篇宣言, 名为 《我的主要学术观点》, … 阅读更多

分类 讀史札記

茅海建:又逢戊戌

2018 年 6 月 12 日 作者 茅海建

茅海建,澳门大学历史系特聘教授、华东师大历史系特聘教授。本文是给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最近出版的《茅海建·戊 … 阅读更多

分类 讀史札記

李细珠等:近代学术史上的张之洞学人圈

2024 年 4 月 29 日2018 年 6 月 11 日 作者 本網編輯

李细珠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王达敏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教授 季剑青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 … 阅读更多

分类 讀史札記

马小泉:把生命托付给学术事业的前辈楷模

2018 年 6 月 11 日 作者 马小泉

  我和宋应离老师相识,是35年前的事情。当年我作为河南大学的学生,刚刚跨进校门。宋老师是当时学校派出的招生老 … 阅读更多

分类 讀史札記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29 页面30 页面31 … 页面36 下一页 →

開源史壇    學界同仁    圖書評介

© 2025 近代中國網 • Built with Generate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