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評論

王日根:“大变局”的因应

英国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早在1973年回答别人的提问时,曾说:“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 … 阅读更多

钱乘旦:现代化研究的“话语威力”犹在

中国的现代化研究大约从二十多年前开始进入高潮,到现在已趋平静,不像前一段时间那样火爆了。这种情况在全世界都是一 … 阅读更多

左玉河、杨祥银:口述历史发展的本土经验与“他山之玉”

12月25日至27日,“本土经验与国际口述历史多元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山大学举办。本次会议由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 阅读更多

冯天瑜:梁启超中国文化观180度转变的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一种延续力极强的文化。由于其内容复杂,价值多层,因而,人们如果从不同的视角 … 阅读更多

王先明:史学研究的主旨在于求真

导读 一个新的学科或新的研究领域,以及新的研究方向的形成,其前提是具有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的存在。学术用语或范畴 … 阅读更多

李金铮:抗日战争史研究从何处突破?

编者按:“历史研究的突破主要取决于两点:一是新资料和新对象的发现;二是理论、方法,也就是学术视野的拓宽和革新。 … 阅读更多

李怀宇:金耀基的现代化研究

《中国文明的现代转型》,金耀基著,广东人民出版社2016年2月第一版,49.00元 1966年,金耀基的成名作 … 阅读更多

王希: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做历史

《跨洋话史:在全球化时代做历史》,王希、肖红松主编,商务印书馆2017年1月第一版,69.00元 2014年初 … 阅读更多

陈恒:当代西方史学理论新动态

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史学史上注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历史知识客观性观念与西方例外论思想遭遇挑战,当下流行的 … 阅读更多

宗城:美国人眼中的近代中国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美]张文献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第一版,168.00元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43 页面44 页面45 … 页面62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