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評論

张海鹏: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历史学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历史学在史学理论创新、研究领域拓宽、学术功能与社会功能结合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步。 … 阅读更多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的新写法、新史识、新论断

  完成了几代史学家未竟的意愿编撰一部《中国近代通史》,是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五十多年来一直在奋斗的一个目标 … 阅读更多

张海鹏:60年来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有关理论与方法问题的讨论

  序言   1999年初,《近代史研究》杂志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拟编辑出版“50年来的中国近代 … 阅读更多

杨奎松:蒋介石相关主题研究回顾(大陆)

  1   改革开放前,大陆基本不存在对蒋介石的学术性研究。中共建国前后用以批判宣传之用的小册子数量不少,如陈 … 阅读更多

郭常英:中国近代社会文化史语境中文献传播若干思考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学界文化史研究、社会史研究相继兴起,随后出现了二者“共生共荣”的态势(刘志琴: … 阅读更多

昆廷·斯金纳:谈文本的解释

  当我作为一个历史学家评论某些人的信念不合理的时候,我并不必然是在从一种文化不正当地进入另一种文化,而是以他 … 阅读更多

欧阳哲生:“西方”——一个逐渐清晰的观念

  西方在中国历史地理学上是一个含混不确定的名称,它与历史上的中西交通密切相连,这一名称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变迁、 … 阅读更多

李伯重:创新是史学发展的主旋律

  德国19世纪著名数学家克莱因在其名著《数学在19世纪的发展》中指出,“如果没有新观念的涌现、新目标的设定, … 阅读更多

张生:“空间”在历史书写中的重要意义

  自从人类意识产生后,自然空间被对象化。在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过程中,空间又被资本化、政治化。马克思很早就曾 … 阅读更多

王学典:中国社会大变革与中国史学大发展

  与社会发展历史进程同频共振历来是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史学也是如此。“文革”结束之初,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38 页面39 页面40 … 页面62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