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左玉河:“魔鬼”还是“天使”——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辨析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帝国主义侵华并逐步将中国变为半殖民地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革命斗争史。新世纪 … 阅读更多

夏春涛: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产生背景、主要特征及其危害

一 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历史虚无主义在新中国兴风作浪,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情况。作为一种错 … 阅读更多

刘建军:国家治理——历史传承与现代突破

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是在三种因素影响下构建起来的。一是传统因素,二是苏联因素,三是西方因素。在这三种因 … 阅读更多

余新忠:明清以来的疫病应对与历史省思

【提要】明清时期,国家对疫病救疗虽有行动,但缺乏制度上的规定,日渐兴起的民间社会力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近代以降 … 阅读更多

左玉河:民本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创新性发展

民本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当代中国仍然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近代以来,传统民本思想面临着创造性转化和 … 阅读更多

刘巍:重访廖平、康有为学术交涉公案——关于“新学伪经”说之偷意与升级版“孔子改制”论之截获的新探

摘要:从晚出之《古学考》与《新学伪经考》、晚出之《知圣篇》与《孔子改制考》之间的比较中探讨廖康学术交涉公案,是 … 阅读更多

刘巍:试论钱穆通史路径之时代根源及其所成就的“中国主义”

内容提要:钱穆的通史路径,在其学术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来自中国近代史的独特困境及其中国历史文化意识之迷茫的 … 阅读更多

刘巍:风起了,能否吹散刺耳的高音?——有感于王汎森《执拗的低音》

内容提要:近代以来,国人深陷“中国文化的哈姆雷特式困境”,《执拗的低音》一书作了颇有史学方法论意义的回应。其中 … 阅读更多

张国刚:中国文化对启蒙时代欧洲的影响

17世纪中叶到18世纪末叶的所谓“启蒙时代”,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当时利玛窦《中国札记》、杜赫德《 … 阅读更多

张西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的进展与展望(1978—2019)

提要: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对海外汉学(中国学)的翻译与研究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界最令人关注的一个学术领域,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62 页面63 页面64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