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杨波:文人西游与西“学”东渐——晚清海外文人眼中的牛津剑桥大学

作为英语国家中最早成立的两所大学,牛津大学(University of Oxford)和剑桥大学(Univer … 阅读更多

杨波:中国首任驻外大使郭嵩焘与牛津大学

【摘 要】郭嵩焘日记中有不少关于牛津大学的相关记述,描述了晚清海外文人在风气略开以后,新学未盛之前,与牛津相遇 … 阅读更多

苏全有:当今史学研究的深化与去“西方中心主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我国的史学研究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界,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其中后一阶段 … 阅读更多

左玉河:正确辨析西方列强对近代中国的侵略

近年来,有人重新提出过去长期受到批判的帝国主义侵华“有功”论,认为帝国主义侵华给中国带来了西方先进文明,对中国 … 阅读更多

宋学勤:以思想引领当代社会史研究

中国当代社会史,是指1949年以来的中国社会史。近些年来,在社会史研究勃兴的潮流中,中国当代社会史研究受到愈来 … 阅读更多

梁晨:大数据时代历史研究新方法

16世纪的“科学革命”后,自然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传统出现分流:自然科学追求发现和认识“未知”事物,形成“求是 … 阅读更多

王记录:本土化是中国公众史学必由之路

20世纪70年代,公众史学(又称公共史学、大众史学等)在美国兴起并迅速发展。80年代末,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2 … 阅读更多

孔勇:区域社会史研究应兼顾横比与纵通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社会史研究是中国史学界最受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为全面、深入理解中国历史和社会,提供了极富启 … 阅读更多

晁天义:阐释学对历史研究的启示

【提要】阐释学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启示。在认识论方面,阐释学扬弃了客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历史认识论 … 阅读更多

张德明: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口述历史理论研究回顾

【摘要】新世纪以来,国内学界出版一批口述历史理论著作,发表一系列研究文章,对中国口述历史理论的建设,从多方面进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61 页面62 页面63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