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秋:《清末知识人的国家建制构想》序
序 20世纪初,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战难的中国,处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之中,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也面临严重 … 阅读更多
序 20世纪初,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战难的中国,处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之中,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也面临严重 … 阅读更多
内容提要: 梁启超、孙中山都是在中国最早介绍、研究和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先驱,他们在对其起源、价值追求、作用及其 … 阅读更多
摘要:受革命和改良的拘囿,以及孙中山政绩的限度和政治实用主义的诟病,在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前传教士对孙中山的伟人 … 阅读更多
一九二一年十一月,柳诒徵在《史地学报》第一卷第一号上发表《论近人讲诸子之学者之失》,一九三三年六月,胡适在《清 … 阅读更多
内容摘要:《马关条约》对中国人民不具有约束力。在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将对日清算追溯到1895年。《开罗宣言》促 … 阅读更多
摘要:中世纪西欧旧制度下的等级,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阶级”的译名传入。中西对比之下,梁启超始终判断中国无 … 阅读更多
一 在近代思想转型的时期,「自我」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自我」是一个范围非常广、非常复杂的问题,在这篇短文中 … 阅读更多
1、历史研究中的情感和心灵 近年,史学界一个明显变化是研究开始向内挖掘,人的内心世界、个体情感成为历史书写的一 … 阅读更多
一、评价民国人物的几个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既是世界观,也是方法论。唯物史观不是一般的历史观,而是看 … 阅读更多
一 戊戌变法已经过去两个甲子,成为名副其实的“历史”,而两个甲子之后的今天,仍然处在这场变法的延长线上。 任何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