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探討

杨天石:北伐时期左派力量同蒋介石斗争的几个重要回合

中山舰事件后,汪精卫被迫“请假”离国,蒋介石在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上提出限制共产党人的整理党务案,逐步掌握了党权 … 阅读更多

崔志海:端方与美商一桩未予公诉的经济官司

端方是戊戌之后清政府的一名重要满族官员(满洲正白旗人),1898年出任直隶霸昌道后,即官运亨通,旋升陕西按察使 … 阅读更多

陈愚:对“儒教中国”的理性反叛——陈独秀的孔教观

儒家思想、儒教教条与儒教中国 任何一种思想,一旦国家化、政治化、世俗化——这一过程往往由权力者启动——便成为一 … 阅读更多

西岭: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整合与联邦主义

序言 所谓的“政治整合”(Politicalintegration,又译“政治一体化”),“意指若干政治单位结 … 阅读更多

张华腾:对立中的统一:辛亥革命前后同盟会、北洋集团关系述论

同盟会与北洋集团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政坛崛起的两支新的政治力量,从阶级对立的角度来说,这两支力量是互为对立的政治 … 阅读更多

李里峰:国家与社会的双重监督者和调解人——论戊戌以后的汪康年

[摘 要] 随着戊戌变法和庚子中国议会的失败,汪康年对自己以前的活动和中国变革的前景进行了反省。他认为,政府的 … 阅读更多

李磊明:蔡元培的中西文化比较研究

近代以降,中西文化互相碰撞、交互融合,中西文化比较成了近代中国思想文化史的中心问题。本文力图就蔡元培的中西文化 … 阅读更多

崔志海:蔡元培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再探讨

在中国近代思想人物研究中,蔡元培是一位争议较少的人物,他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所起的作用也被学界一致承认。新文化运 … 阅读更多

苑书义:国家政权与社会变革——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探源

20世纪是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剧烈变革的时代,孙中山是站在正面指导时代潮流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主要贡献 … 阅读更多

左双文:国民党对晚年陈独秀的资助与陈独秀的态度问题

笔者日前在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档案馆查阅朱家骅档案时,发现了若干封晚年陈独秀在四川江津时与朱家骅的往来信函,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34 页面35 页面36 … 页面85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