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學術通訊
  • 史學評論
  • 專題研究
  • 文獻紀實
  • 讀史札記
  • 學問人生

讀史札記

王记录:本土化是中国公众史学必由之路

20世纪70年代,公众史学(又称公共史学、大众史学等)在美国兴起并迅速发展。80年代末,这一概念被引入中国。2 … 阅读更多

刘建军:国家治理——历史传承与现代突破

当代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实际上是在三种因素影响下构建起来的。一是传统因素,二是苏联因素,三是西方因素。在这三种因 … 阅读更多

左玉河:民本思想的现代价值与创新性发展

民本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是当代中国仍然可资利用的思想资源。近代以来,传统民本思想面临着创造性转化和 … 阅读更多

张西平:从18世纪“中国热”谈全球化新史观

在19世纪后由西方所主导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西方文化是人类思想的中心,它代表着人类的未来。其根据是现代化的社 … 阅读更多

崔志海:正确看待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

在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学者一直不断提出各种研究范式或理论,对国内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如何正确 … 阅读更多

赵庆云:范文澜续写、重写《中国近代史》的构想及实践

  摘要:范文澜所著《中国近代史》止于义和团运动,未能达成其最初撰著近代史上、下编的构想。但实际上,范氏对于续 … 阅读更多

鄭會欣:「風聲鶴唳下的張皇之舉」——親歷者筆下的長沙大火

 一、引言 發生於80多年前的長沙大火是抗戰期間的一樁令人痛心的慘案,多年來,關於這件慘案發生經過的回憶文章有 … 阅读更多

鄭會欣:兩岸分裂時期的香港企業家——以船王董浩雲為中心

  在中國近代歷史上,1949年是決定未來中國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重要一年。在這關鍵時刻,一些上海的企業家並未 … 阅读更多

鄭會欣:何時回首謝紅塵?——從《董浩雲日記》看他的中國情結

中國遠洋航運事業的縮影     世界船王董浩雲逝世已經二十多年了,但人們並沒有忘記他,二十多年來,香港和內地都 … 阅读更多

郑会欣:国学大师饶宗颐为什么留在了香港?

2月6日凌晨,国学大师饶宗颐在香港于辞世,享年101岁。饶宗颐1917年生于广东潮安,是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9 页面10 页面11 … 页面36 下一页 →

User Online

25 Users Online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