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評論

葛剑雄:旧邦新命: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旧邦新命”,前面两个字应该是用不到多解释了。我们中国,是个旧邦。当然,所谓旧,就是说她历史悠 … 阅读更多

傅高义:当代中国研究在北美:超级强权下的边缘人语

全世界从事中国研究的学者们有许多共同之处。我们都为中国的复杂性着迷,也不满于自己同胞们持有的老套观点。因为我们 … 阅读更多

黄克武:蒋介石相关主题研究回顾(海外)

目前海外关于蒋中正的研究依照地域可分为两大部分,欧美与日本。此二区块与台湾及中国大陆,共同构成蒋中正研究最重要 … 阅读更多

黄克武:谈台湾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

“辛亥革命是什么”、“怎么样评价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对于中华民族未来的发展有何意义”,从两岸史学界对辛亥革命 … 阅读更多

黄克武:辛亥革命前的中国思想界

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数千年的帝制中国,不过辛亥之前的晚清,其实已经酝酿了其自身瓦解的要素,晚清的最后十年,“人人 … 阅读更多

郭世佑:21世纪中国史学遐思

灾难与福祉并存的20世纪堪称人性的弱点与优点得以充分暴露的最佳舞台,也是历史学家进一步认识人类自身的千载难逢之 … 阅读更多

郭世佑:当代学术史的比较视野浅议

历史哲学提醒我们,人类不能准确地了解当下的时代。甚至还有先哲说,人类不能准确地认识自己,除非人类能跳出人间来观 … 阅读更多

郭世佑:史家的价值与史学的尊严

邻邦印度的智者克里希那穆提坚信:“只有一颗年轻、清新又纯真的心才能发现真理,但是,纯真与年龄无关。并非只有孩子 … 阅读更多

余英时 史景迁:1898—1989年的中国知识分子

余英时(以下简称余):过去一百年来,中国多集中于研究西方的科技中国。而史景迁教授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历史 … 阅读更多

史景迁:突破循环的历史变迁

1912年是重要的一年,中国有了议会选举制度,使之能够真正发挥作用,这比军事政变要重要的多 “中国正处于新的阶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50 页面51 页面52 … 页面62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