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许纪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许纪霖:二十世纪中国六代知识分子

历史,总是由知识分子书写的,然而,知识分子自身的历史,却常常无人书写。个中的缘由,大概是因为知识分子在中国,一 … 阅读更多

许纪霖:废科举引发20世纪中国大变局

没有1905年废除科举制,1911年很可能就不会发生辛亥革命。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是那些青年军官们,他们本来应 … 阅读更多

许纪霖:五四的历史记忆:什么样的爱国主义

伴随着中国在经济上的崛起,爱国主义在神州大地已经成为强大而广泛的意识形态。90年前的五四运动,也被教科书和主流 … 阅读更多

许纪霖、周濂、刘擎等:政治正当性的古今中西对话

【编者按】华东师范大学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在2006——2010年间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 … 阅读更多

许纪霖:天下主义、夷夏之辨及其在近代的变异

核心提示:在近代中华民族建构的历史过程之中,传统中国的天下主义和夷夏之辨作为历史性的思维框架依然左右着近代中国 … 阅读更多

许纪霖:在自由与公正之间:现代中国的左翼自由主义

一个社会要得以维持,必须要有一套为社会所有成员普遍接受的合理性规则。传统中国是一个礼治社会,儒家的礼治提供了符 … 阅读更多

许纪霖:革命后的第二天——中国“魏玛时期”的思想与政治(1912—1927)

内容提要:在现代政治之中,究竟谁能代表公意?是议会民主制之下通过投票选出的代议士,还是行政威权之下代表民族整体 … 阅读更多

许纪霖:两种启蒙的困境——文明自觉还是文化自觉

从五四的文明自觉到三十年代的文化自觉,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这段心路历程,意味着中国文化内在的复杂性与紧张性。中国 … 阅读更多

许纪霖:民初乱世中的”土豪“与“游士”

从春秋战国到晚清的二千多年之中,读书人不是依附于王权成为国家官僚,就是投靠世家大族,成为名士清客。科举的废除, … 阅读更多

许纪霖:中国知识分子的入世与出世

1938年7月30日,即将出任驻美大使的胡适在给夫人江冬秀的信上说,过去曾发愿“二十年不入政界,二十年不谈政治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页面2 页面3 页面4 … 页面6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