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和:从同适斋到不舍斋——《任访秋学术文集》代序言
著名学者、文学史家任访秋先生(1909—2000)一生以教书与著述为业,在中国文学史以及思想史、学术史等多个学 … 阅读更多
王少普: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性质和作用
曾国藩原来是一个正统的封建理学家,以后演变为最早的洋务派大官僚。他在中国近代史上所以具有很大影响,不仅在于位高 … 阅读更多
陈君静:论柯文的“中国中心观”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一书所提倡的“中国中心观”,不仅仅是一个史学方法论问 题,更是一个深层次的史学理论问题; … 阅读更多
张海鹏:发扬优良办报传统 凸显理论学术特色
光明日报迎来创刊70周年,我作为光明日报的老读者、老作者,表示衷心祝贺! 我与光明日报发生直接联系,是1976 … 阅读更多
张海鹏:守正创新 资政育人——新中国70年历史学的繁荣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历史专门问题的研究与争鸣,实际上是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关于唯物史观的大学习、大讨论。唯 … 阅读更多
张海鹏:说说历史有什么用
“历史学有什么用”,这个问过无数遍的问题,总是有人提出来,可见这个问题是有生命力的。前些年,某大学校长问历史系 … 阅读更多
徐秀丽:中国近代史研究 70 年(1949—2019)
编辑部推荐语 在史学领域,中国近代史是比较敏感的也是改革开放以来最活跃、最引人注目的领域,鸦片战争的研究就曾引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