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宗城:美国人眼中的近代中国

《美国画报上的中国:1840——1911》,[美]张文献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9月第一版,168.00元 … 阅读更多

张洪彬:近代史研究的困境与曙光

【编者按】11月25、26日,“特殊与普遍——现代中国的中国性与世界性”学术研讨会在沪举行。这次会议由华东师大 … 阅读更多

李红岩:从社会性质出发——历史研究的根本方法

摘要:史学方法的核心是思想方法、理论方法,而非技术方法、研究方法。近代以来,具有主导性、占据核心地位的根本性史 … 阅读更多

马敏:做历史研究要从冷门做到热门,再回到冷门

马敏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所长,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原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校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 阅读更多

张旭鹏:观念史的理论与方法

观念史(history of ideas)与哲学史和一般意义上的思想史(intellectual histor … 阅读更多

李学智:“历史”与“真历史”

“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意大利学者克罗齐(Benedetto Croce ,1866—1952)的这句名言常 … 阅读更多

付成双:历史学视角下的生态现代化理论

“生态现代化”一词大约在上一世纪80年代中期由德国学者马丁·耶内克和约瑟夫·胡伯提出,在过去的30年里不断完善 … 阅读更多

罗新:一切史料都是史学

上世纪初中国现代历史学建立时,傅斯年曾提出过一个广为人知的口号——史学就是史料学。经一个世纪的发展,历史学在中 … 阅读更多

冯天瑜:治学三门径:义理、考据、辞章

摘要:文章对姚鼐提出的学术三端“义理、考据、辞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释与辨析,将其作为人文学科的治学三门径。其 … 阅读更多

冯天瑜:选好做学问的“看家书”

理论思维是一个做学问的人、一个以人文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人所必须要下功夫的方面。我在这里想到了北京大学哲学系的老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223 页面224 页面225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