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马小泉:把生命托付给学术事业的前辈楷模

  我和宋应离老师相识,是35年前的事情。当年我作为河南大学的学生,刚刚跨进校门。宋老师是当时学校派出的招生老 … 阅读更多

周锡瑞:把社会、经济、政治放回二十世纪中国史

二十多年前曾在哈佛大学以“中共农村根据地(1922——1949)”为主题举办过一次著名的会议。那次会上,霍夫海 … 阅读更多

刘志琴:当代史学功能和热点的转向

提要 一、史学在中国一度是最辉煌的学问,遭受破坏也最严重,信誉的丧失使史学失去公信力,娱乐化又冲淡了史学的严肃 … 阅读更多

黎安友:中国研究四十载

首先感谢大家今天前来听我的演讲,感谢吴介民教授给我提供了这个机会。 介民是我在哥伦比亚大学指导的学生。用英文来 … 阅读更多

李秀潭:范文澜先生的治学为人

  近日翻捡旧藏名人信札,看到一通范文澜致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室函。   此函主要谈及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一书 … 阅读更多

王震邦、罗志田:两岸史学的现况与展望

王震邦(以下简称王):近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中,无论在体制、观念与行为上,留学生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道与媒介 … 阅读更多

吕杰:从分流到合流 从边缘到中心——全球史视角下西方的中国史研究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资本、物资、文化、政治等方面的交流愈来愈超越民族和国家的界限,学者们开始把区域研 … 阅读更多

李剑鸣: “网络史学”的神话与实际

——“互联网与史学观念变革”笔谈之一 【《史学理论研究》编者按】互联网不仅改变着当代生活,也在记录和创造着历史 … 阅读更多

杨念群:为什么要重提“政治史”研究

(一) 政治史为什么“消失”了 以上的标题看上去似乎有些耸人听闻,在人们的记忆中,“政治史”曾经在现代中国的历 … 阅读更多

王晴佳:历史研究的当代性与专业化趋势

近日有幸陪同朋友一起去拜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荣休历史教授、当代著名史家余英时先生,闲谈中余先生无意间提到,他在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220 页面221 页面222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