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龚书铎、黄兴涛:“儒臣”的应变与儒学的困境——张之洞与晚清儒学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儒学,也自然有影响各时代儒学发展的独特人物。在晚清,张之洞与儒学很有关系。虽然他在具体的学术研 … 阅读更多

雷颐:“涉外”成功不等于“外交”成功

1862年到上海参与针对太平军、小刀会的“协防”,可说是李鸿章摆脱曾国藩、真正“自立门户”的开始,李鸿章以后的 … 阅读更多

张全之:“五四”精神传统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

一、一个人和一段历史 有关二十世纪的诸多文化问题,似乎都应该从“五四”新文化运动谈起。这并不仅仅因为“五四”之 … 阅读更多

郑大华:“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斗争——以泰戈尔访华为中心

1924年4月12日至5月30日,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引起中国知识界的不 … 阅读更多

闻黎明:“一二·一”运动中去李(宗黄)问题研究

史称第二条战线肇始的“一二·一”运动,已过去整整60周年了。多年来,史学界对于这次运动的发起背景、组织过程、斗 … 阅读更多

闻黎明:“一二·一运动”中的傅斯年——与李森先生《傅斯年与“一二·一”》一文的商榷

时间如梭,“一二·一运动”转眼过去整整 60年了。60年后的今天,随着环境的改变与思维的拓展,无论是这次运动的 … 阅读更多

潘光哲:“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胡适研究前景的一些反思

一、导论 胡适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有着深切的影响,恰如1950年代中国大陆大张旗鼓地以九大主题来开展「胡适 … 阅读更多

王先明:“自立军运动”中和武昌起义后吴禄贞活动试析

在辛亥革命时期,吴禄贞算得上一个既有典型意义,又颇具影响的人物。他早年参加“自立军运动”,武昌起义后“迟迟不动 … 阅读更多

马勇”:“自我颠覆”的晚年梁漱溟

新年伊始,友人送来一套刚出版的《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接读之后,颇受感触,相信这本书应该成为200 … 阅读更多

罗敏:《抗战时期的中越关系——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馆藏档案解读》

中国国民党与越南革命党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同盟会时期。1905年,正在日本筹组“同盟会”的孙中山两度与越南国民党创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129 页面130 页面131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