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石彦陶、石胜文:孙中山、黄兴比较散论

一 能让孙中山从神坛上走下来吗? 辛亥革命是一场推翻封建帝制的“国民革命”,而不是少数人、更不是个别人的个人行 … 阅读更多

杨天石: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的苏联之行(一)

一、 早蓄游俄愿 俄国十月革命引起世界列强的恐慌与敌视。美、英、法、日等国首先选定在俄国远东、西伯利亚等地区发 … 阅读更多

杨天石:孙逸仙博士代表团团长的苏联之行(二)

俄国人拒国民党在库仑建立军事基地的要求,蒋介石大失所望 俄国人长期将蒙古视为其势力范围。1911年,中国发生辛 … 阅读更多

林增平:孙黄交谊与辛亥革命

一、成立同盟会 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7月下旬,经日本友人宫崎寅藏介绍,黄兴在日本东京与孙中山初次见面。 … 阅读更多

张福记:二元社会视野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宏观透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历史根据

[本文提要] 一、历史上存在“自强运动”,不存在“洋务运动” 称为一场运动,它的内涵应有一定的时间,较大的(例 … 阅读更多

闾小波:放大的公共领域与流产的政党营销

内容提要:政党与票选是现代民主制度的两个特征,而这种特征要真正融入民众的政治生活,必须以一定的公共领域及在此之 … 阅读更多

沈洁:废除科举与清末社会现代化

晚清以降,随着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和西学在中国社会的广泛传播,中国知识界开始深刻反思科举制度的弊端,改革科举、兴 … 阅读更多

欧阳哲生:傅斯年的“国学”观

“国学”的热潮正在席卷中国学术界。在这个时刻,我以为重温傅斯年当年不同于“国粹派”的“国学观”,似有必要。至少 … 阅读更多

耿云志:傅斯年对五四运动的反思

五四新文化运动(本文中所提“五四”、“五四运动”,皆指五四新文化运动而言,而以“五四学生运动”、“五四爱国运动 … 阅读更多

朱晶进:改革与受众的距离——析20世纪30年代的农村变革思想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并完成了形式上的全国的统一。此时此刻,距辛亥革命仅十几年。这种结束混乱局面的速度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126 页面127 页面128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