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静:清末民初:从“人”到“个人”——中国古代个人观念向现代个人观念的过渡
一般说来,自有文化文明以来,任何时代和社会都有关于“个人”或直接或间接、或含混或明晰的观念。因此,个人观念亦有 … 阅读更多
一般说来,自有文化文明以来,任何时代和社会都有关于“个人”或直接或间接、或含混或明晰的观念。因此,个人观念亦有 … 阅读更多
「内容提要」傅作义是怀抱着相当的个人意图而加入到改朝换代的行列中,其反正过程具有强烈的双重性。北平移交之后,傅 … 阅读更多
「内容提要」1946年早春,由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其通过的各项决议,中国出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难得的一次民主化 … 阅读更多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将西方文化简化为科学主义,从而将宗教精神摒除在外。这一点,由于有中国大传统中的实用理 … 阅读更多
摘要:从表面上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配合着中西之争的古今之争,但究其实质,它只是以一种简化的方式将中国的大传 … 阅读更多
摘要:民国初年,由于道德失范所带来的社会混乱,中国思想界重新将视线投向儒学,以确立相对稳固的道德规范,于是出现 … 阅读更多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实用理性。清朝末季,随着对外战争的失败,中国思想界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缺陷,从而 … 阅读更多
个人崇拜问题在中国已谈论了50年,在中年以上的人群中几乎早已到了无人不晓的地步,现在还来谈它似乎有点多余。其实 … 阅读更多
「内容提要」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孙中山崇拜运动,将“孙中山”符号通过时间、空间、仪式、传媒等多向 … 阅读更多
民族主义运动发动起来后,地方上的青少年学生既没有机会像北京同学那样去烧交通总长的住宅,而攻击外国人更为官方所严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