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罗晓静:清末民初:从“人”到“个人”——中国古代个人观念向现代个人观念的过渡

一般说来,自有文化文明以来,任何时代和社会都有关于“个人”或直接或间接、或含混或明晰的观念。因此,个人观念亦有 … 阅读更多

邓野:傅作义政治转型过程中的双重性

「内容提要」傅作义是怀抱着相当的个人意图而加入到改朝换代的行列中,其反正过程具有强烈的双重性。北平移交之后,傅 … 阅读更多

汪朝光:1946年早春中国民主化进程的顿挫——以政协会议及国共关系为中心的研究

「内容提要」1946年早春,由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及其通过的各项决议,中国出现了国民党统治时期难得的一次民主化 … 阅读更多

黄岭峻:抗战前后:民族意识的强化与返本开新的困顿——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研究之四

一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们将西方文化简化为科学主义,从而将宗教精神摒除在外。这一点,由于有中国大传统中的实用理 … 阅读更多

黄岭峻:五四时期:古今之争的变异与科学主义的胜利——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研究之三

摘要:从表面上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次配合着中西之争的古今之争,但究其实质,它只是以一种简化的方式将中国的大传 … 阅读更多

黄岭峻:民国初年:道德规范的寻求与传统文化的回潮——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研究之二

摘要:民国初年,由于道德失范所带来的社会混乱,中国思想界重新将视线投向儒学,以确立相对稳固的道德规范,于是出现 … 阅读更多

黄岭峻:清朝末季:民族自信的丧失与实用理性的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研究之一

摘要: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实用理性。清朝末季,随着对外战争的失败,中国思想界逐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缺陷,从而 … 阅读更多

何方:“延安整风”与个人崇拜

个人崇拜问题在中国已谈论了50年,在中年以上的人群中几乎早已到了无人不晓的地步,现在还来谈它似乎有点多余。其实 … 阅读更多

陈蕴茜:时间、仪式维度中的“总理纪念周”

「内容提要」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孙中山崇拜运动,将“孙中山”符号通过时间、空间、仪式、传媒等多向 … 阅读更多

冯筱才:近代中国历史上的抵货运动:以“五四”与“五卅”为例

民族主义运动发动起来后,地方上的青少年学生既没有机会像北京同学那样去烧交通总长的住宅,而攻击外国人更为官方所严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53 页面54 页面55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