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歡迎訪問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金观涛、刘青峰:近代中国「权利」观念的意义演变——从晚清到《新青年》

摘要:「权利」是现代自由主义政治及法学的核心观念,其意义为个人自主性为正当。本文通过对「权利」一词在晚清文献和 … 阅读更多

彭丽君:民国时期上海中国知识分子的集体主体性及他们的咖啡文化

摘要:以一篇鲁迅对20年代上海兴盛的咖啡文化的批评作起点,本文旨在研究在20至30年代,男性知识分子如何建构咖 … 阅读更多

沈松侨:叙事、论述与历史:胡适与近代中国知识结构的转型

沈松侨:叙事、论述与历史:胡适与近代中国知识结构的转型 在近代中国学术研究典范转移的过程中,胡适所扮演的重要角 … 阅读更多

孙昌富、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

[内容提要] 吴淞铁路是中国近代第一条正式营运的铁路,它的兴废成为中外铁路史上著名的事件。长期以来学界笼统地认 … 阅读更多

孙希磊:基督教新教与中国近代西医教育

第一次鸦片战争之后,基督新教取得了在华传教的特权。从此,传教士大批涌入中国。他们除了从事宗教活动外,还在“西学 … 阅读更多

张生著《发现历史:范式转换与路径选择》出版

《发现历史:范式转换与路径选择》 作者:张生 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5238079 … 阅读更多

王先明等著《百年中国乡村建设的思想与实践论集》(上下册)出版

作者:王先明 等著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86681 出版时间:2021-01-01 … 阅读更多

汪朝光:关于战后对苏外交及东北问题的激烈争执——中国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再研究之二

1946年3月召开的中国国民党(以下简称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是全盘讨论战后国民党各项政策并决定其基本走向的最 … 阅读更多

汪朝光:检查、控制与导向――上海市电影检查委员会研究

自电影进入中国并开始商业性放映之后,其放映规模和社会影响即不断扩大,至1920年代中期,电影放映已在中国各大城 … 阅读更多

王铁群:中共抗战时期的民主主张与实践

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是争取中国的独立自主与人民的民主自由。1922年中国共产党“二大”确定了把中国建成“真正民主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44 页面45 页面46 … 页面270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