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田、盛韵:大学与社会的关系,迄今没有获得共识
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才,还是要培养合格的人,从晚清起就一直在讨论。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学 … 阅读更多
教育的宗旨,到底是要造就人才,还是要培养合格的人,从晚清起就一直在讨论。按中国传统,读书人有化民成俗的责任,学 … 阅读更多
现在的世界局势真是风起云涌,石油价格瞬间以倍数涨落,与生产和供需渐离渐远;金融风暴闪电般穿透全球,来得快似乎也 … 阅读更多
今日中国研究已成名副其实的世界性学术,而近代更是西方研究中国的强项;即使在中国从事自身的近代史研究,实际也要回 … 阅读更多
文化评论大约是近一二十年才“兴起”的一种文体,比通常意义的“散文”或者要稍稍正襟危坐一点,但又不能严肃到像以前 … 阅读更多
在大学教书的人,“方法”是常被学生问及的问题。在我们史学领域,我知道不少学生都想获得某种可以概括抽象出来的“方 … 阅读更多
访谈者:赵妍杰 赵:您曾说“近代史仅仅百余年,学者固不能无所侧重,然其余只要可能涉及,也会多多益善。”您认为应 … 阅读更多
“范式转移与学统重建”专题提要 黄光国∣从中华文化的第三次现代化论学统重建 如果用韦伯的理论来看中国社会,其实 … 阅读更多
王震邦(以下简称王):近代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联系中,无论在体制、观念与行为上 ,留学生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道与媒 … 阅读更多
整整十年了,总是想写点文字,纪念我做研究生时的恩师陈旭麓先生。可每次一展纸动笔,先生之容貌即在眼前,种种思绪绵 … 阅读更多
黄彰健先生已于2009年12月28日去世了,我是最近才由我的学生告知的。天天躲在郊外的房间里面,做一点点自己才 …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