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英:辛亥革命与商界的发展变化及其影响
摘要:辛亥革命后,商界中许多人士除政治思想和政治责任感的改变不甚突出之外,对其他不少问题的认识则出现了若干值得重视的新变化;同时,商界的组织程度较诸清末也获得明 Continue reading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业网站
摘要:辛亥革命后,商界中许多人士除政治思想和政治责任感的改变不甚突出之外,对其他不少问题的认识则出现了若干值得重视的新变化;同时,商界的组织程度较诸清末也获得明 Continue reading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湖南保卫局和上海总工程局的对比研究,具体考察了地方自治在清末产生和发展的特点及影响,阐明了地方自治从戊戌时期的官绅商合办到辛亥时期的商办这一 Continue reading
摘要 :台北中研院胡适纪念馆收藏了一份胡适的英文《中国思想史大纲》。从《中国哲学史大纲》到《中国思想史大纲》,反映了胡适的两种重要转变。第一是“去哲学化”,胡适 Continue reading
近代中国与日本的爱恨情结,使得任何有关这个问题的研究都难以下笔,而且不容易被平情看待,总觉得在字面之后,应该还有潜在的动机。这种情形当然不是全然子虚乌有,譬如一 Continue reading
近代中国的思想世界,始终有两股巨大的力量在竞争,一股是倾向于自由、解放的思潮,另一股是信仰的、统制的、定一切于一途,希望建造一个强大国家的思潮。 这两种势力有时 Continue reading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句话对于史学家尤其适用,研究历史的人,即使观点再新,也不能新到宣称满洲人从来没有入关!但是,过去一、二十年来,史学界的新发展,也是有目 Continue reading
“未来”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它包含的子题很多:“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如何达到“未来”?是谁的“未来”?是谁决定“未来”应该怎样?是谁决定要用什么样的方式达到“未来 Continue reading
引言 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不是一个自然的社会演变过程,而是发展中各国充分利用各种“后发优势”,采取高效率的途径(其中包括可利用的传统因素),通过有计划地学习引进高 Continue reading
“人权”是百余年来中国现代化长期追求的目标。发轫于19世纪末的“新文化运动”以“采西学”为号召,引进“人权”是其重要成就之一。关于人权观念在中国的百年历程,有研 Continue reading
蔡元培认为:“大学并不是贩卖毕业证书的机关,也不是灌输固定知识的机关,而是研究学理的机关。”[1]如何提高大学研究水平而将大学切实建成近代中国学术研究中心?蔡元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