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本網編輯

冯尔康:信息时代治史方法浅谈

在信息时代,史学研究需要秉持什么样的态度?在搜集史料更加容易的情况下,如何提升研究质量?怎样开拓史学研究新领域 … 阅读更多

李伯重:网络信息技术推动史学研究进入新时代

今天,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由网络信息技术参与构建的世界里。不论一个人喜欢还是厌恶,其工作和生活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 阅读更多

王宪明:中国近代思想史文献的基本特点及研究方法初探

摘要:本文对中国近代思想史文献的基本特点进行了初步探索,认为近代思想史文献不同于古典文献,是一种“新文本”,其 … 阅读更多

杨天宏:地方自治与统一国家的建构

摘要:北洋时期中央权力式微,地方势力崛起,这一过程与西方自治思潮及联邦制主张在中国的传播相伴始终。“联治”含有 … 阅读更多

陈绍方:地方自治的概念、流派与体系

地方自治是相对于中央集权而言、基于分权原理而设计的一种地方政治制度,它强调一定区域内住民的自主精神和民主权利, … 阅读更多

汪荣祖:历史书写应该回到叙事

因为想写书,我最近的阅读内容多半是相关史料,特别印象深刻的书很少读到。实际上,那种有启发性而且令人印象深刻的书 … 阅读更多

王晴佳: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学历史?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小书,是以我自2007年以来在各地高校演讲的记录汇总、整理而成的。我之所以会准备这些讲演,是 … 阅读更多

王晴佳 :为何美国的中国史研究新潮迭出?

内容提要:本文的重点是讨论西方中国学的传承和新潮,侧重分析西方学者如何研究和解释中国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 … 阅读更多

彭明辉:方法、方法论与历史解释

一、引论 1945-2000年台湾地区的历史学研究,主要内容为何,关注点为何,是许多历史学工作者关心的课题。有 … 阅读更多

李学智:冲击—回应模式与中国中心观——关于《在中国发现历史》的若干问题

美国学者柯文著《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1)一书,围绕“冲击—回应”模式等问题,对如何解释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158 页面159 页面160 … 页面162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