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本網編輯

杨奎松:我看历史评价的尺度

1 历史不是没有规律可循,有个别也就有一般,研究、归纳、总结、讨论历史中这样或那样的带有规律性的或具有一般特质 … 阅读更多

杨奎松 韩钢 王海光:国史研究何去何从

编者按: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公报》曾创办在学界称誉一时的《星期论文》版,我们今起尝试办《星期学术》新版,就是试 … 阅读更多

杨奎松:党史研究应有更宽广的思维

杨奎松 (进入专栏) 张银海 官修和民间研究的互相促进 《南风窗》:作为一名历史学者和党史专家,您觉得中共党史 … 阅读更多

杨奎松:新起点上的建国史研究:国史不是党史

写在前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神州大地从新民主主义进入社会主义,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 … 阅读更多

杨奎松:历史研究是对人的研究

读书报:出版四卷本《杨奎松著作集:革命》后,是否意味着您的中国革命史研究告一段落,中共建国史的研究拉开了序幕? … 阅读更多

杨奎松: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研究历史要摆脱现实政治束缚 南都周刊:我们注意到您最近这一年来在大陆接连出版了几本书,即《西安事变新探——张学 … 阅读更多

杨奎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曲折进程

马克思主义不是在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自然生长起来的,它最初是作为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与理论观点,被引入和介绍到中国 … 阅读更多

杨奎松:国民党的政治失败

“最是仓皇辞庙日”,1949年12月10日,在人民解放军解放大西南的隆隆炮声中,蒋介石匆匆离开成都官邸,乘飞机 … 阅读更多

杨奎松: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

2014年5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杨奎松以“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为题发表了演讲,深刻探讨了中 … 阅读更多

朱维铮:何谓“人文精神”

也许“关门读史”太久了,变得“好读书不求甚解”。这并非已超然如五柳先生,“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正好相反,是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较新文章
← 上一页 页面1 … 页面154 页面155 页面156 … 页面162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