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内容
近代中國網
  • 首頁
  • 通訊
  • 評論
  • 探討
  • 紀實
  • 札記
  • 史家

王奇生

北京大学教授

王奇生 | 章开沅:做历史,要贯通中西古今,强调现实关怀

5月28日,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章开沅与世长辞。如今,从他门下毕业的学生中,有许多已成为中 … 阅读更多

王奇生:从“容共”到“容国”:1924-1927年国共党际关系再考察

1924-1927年间的国共关系,一直是民国史和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而两党“党内合作”形式又是其中极具 … 阅读更多

王奇生:工人、资本家与国民党——30年代一桩劳资纠纷的分析

国民党政权与资本家阶级的关系,一直是国民党史研究中一个令人关注的课题。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政权阶级基础的探讨 … 阅读更多

王奇生:中华革命党时期党人歧见与孙中山党国方略的转折

内容提要:中华革命党的建立,意味着国民党从“议会政党”重新回归“革命党”。孙中山的革命理念与党国方略亦随之发生 … 阅读更多

王奇生:孙中山党国方略之转折

编者按:中华革命党的建立,意味着国民党从“议会政党”重新回归“革命党”。孙中山的革命理念与党国方略亦随之发生重 … 阅读更多

王奇生:党政关系:国民党党治在地方层级的运作(1927-1937)

1924年,国民党仿照俄共体制自下而上建立了一套新的党务组织系统。1928年后,国民党一党独掌全国政权,在“训 … 阅读更多

王奇生:民国时期乡村权力结构的演变

一、前言 传统中国县以下的基层权力结构,始终是中外历史学家和社会学家十分关注的研究对象。费孝通先生早在20世纪 … 阅读更多

王奇生:战时大学校园中的国民党——以西南联大为中心

抗战时期,中国国民党在大学普设党部,将党的组织触角全面深入高等教育界。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也在高校里建立了自己 … 阅读更多

王奇生、凌绝岭:中国何以取得抗战最后胜利

抗战史研究受到官方和民间的双重干扰 问:一直以来,受党派立场影响,国共两党都长期否认对方的抗战成绩,近些年这种 … 阅读更多

王奇生:高山滚石:20世纪中国革命的连续与递进

摘要:辛亥革命、国民革命、共产革命是中国革命过程中相互衔接、演进的三个阶段,前一次革命为后一次革命“预留”了空 … 阅读更多

较早文章
页面1 页面2 下一页 →

版權說明  發稿須知

1999-2025 © 近代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