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秋:《清末知识人的国家建制构想》序

20世纪初,经历了八国联军侵华战难的中国,处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危机之中,风雨飘摇的清王朝也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救亡图存成为摆在中国人面前最尖锐的问题。中国的知识精英们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的思想和道路,君主立宪和民主革命思潮蓬勃兴起。其中一批留学日本的青年学子成为传播西方与日本的现代政治思想,探索近代国家观念和国家建制学说的理论家宣传家。研究他们的学说主张和思想渊源,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和民族复兴探索史上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近年来关于清末宪政和留日学生的研究已有不少,但是陈健博士的这本著作《清末知识人的国家建制构想一以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中国留学生为中心》,仍能另辟蹊径,颇具创新的学术价值。

陈健在研究这个课题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即杨度、汪精卫、胡汉民、朱执信等一批留日学生中的立宪派与革命派理论家代表人物竟然都是留学日本同一个学校同一专业即法政大学速成科的校友。他不禁想要进一步探求:为什么这个学校能出这么多留日学生中的思想家、理论家?这些留日精英思想的形成与该校的教学、课程和教师们的理论学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他们在大致相同的教育背景下却产生君主立宪与民主立宪两种不同的国家建制构想?为了解答这些疑问,他查阅了大量中日文资料,特别是在日本查到的52册《法政速成科讲义录》,提供了许多日本教授关于法学政治学课程讲课的讲义原文等极其丰富与珍贵的第一手原始资料,便以此为突破口,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

陈健这部著作的特色就是善于运用各学科领域的资料和方法,如历史学、政治学、法律学、教育学等,把近代政治思想史、教育史、留学史、观念史等领城的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抓住典型,以点带面,由表及里,逐步深入下去。例如他从清末政治形势与留日热潮大视野出发,抓住法政大学速成科这个专门为中国培养政法人才的典型学校入手,考察该校留日中国学生精英群体中的典型人物如杨度、汪精卫、胡汉民、朱执信等人的思想和受教育状况。並进一步剖析其典型理论如杨度等人主张的君主立宪论、金铁主义说,汪精卫胡汉民朱执信等宣扬的国民主义思想、主权国家论、民生主义论,探寻这些学说与法政大学教授们的讲课内容的渊源和影响关系。作者把这些典型串联起来,分析解剖,描绘了一幅当时留日学生知识精英们在域外探索国家体制更新与民族复兴道路的艰辛历程。与一般思想史留学史研究不同的是,该书更加深入到这些留日精英们的思想体系和精神世界,挖掘他们的政治学说的思想渊源和受到日本教育的影响,并探讨其观念学说的创新和政治主张的差异。

该书作者陈健是中国近代留学史研究领域的一位后起之秀,他曾先后师从留学史研究著名专家江苏师大周棉教授和南开大学李喜所教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还曾协助周棉教授在第一历史档案馆和第二历史档案馆收集整理清末与民国留学生档案,以及完成有关留学史的国家社科项目。他的学风特点是勤奋好学,踏踏实实,埋头苦干。我认识陈健多年,他虽然没在北京大学学习,但每次来京总到我家,虚心求教,问学不倦,畅谈学术,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因此欣然接受了为其著作写序的请求。

当然,陈健这部由博士论文修改加工后出版的著作,还只是其学术道路的起步,书中不少内容还仅是初步探索,尚有深入提高的余地,有些论点与文字也尚可推敲和讨论。对法政大学更多的中国留学生人物及其思想还可作进一步解剖和比较。而清末中国留日学生集中的学校除法政大学外还有早稻田大学、宏文书院、陆军士官学校等等,也可以深入发掘资料,作实证研究。期待陈健能继续努力,取得更多的成就。

王晓秋

2020年12月于北京大学

本網編輯
本網編輯
文章: 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