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逸

戴逸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戴逸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一级岗位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名誉所长,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长。曾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历史组召集人、第四届、第五届中国史学会会长,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等。

戴逸教授生于江南人文荟萃之地的常熟,自幼酷爱文学,遍读经史。1944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两年后毅然退学,转入北京大学史学系,师从胡适、郑天挺、朱光潜、许德珩、向达、邓广铭等人学习。1948年,戴逸因参加学生运动被国民党政府通缉,为躲避政治迫害,在党组织的安排下离开北大前往解放区,进入解放区华北大学学习,后留校任教,最初从事中国革命史、近代史研究。主要著作有《简明清史》、《二十世纪中华学案》、《清通鉴》、《乾隆帝及其时代》、《十八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履霜集》、《语冰集》、《涓水集》、《戴逸自选集》和《繁露集》等。

戴逸教授勤于笔耕,1951年写成出版了小说《中国抗战史演义》,三年后开始着手撰写近40万字的《中国近代史稿》,1955年被提升为副教授,兼任吴玉章校长的学术秘书,后又担任吴晗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编委。1958年,《中国近代史稿》第一卷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得到范文澜、翦伯赞、尚钺、吴晗等史学前辈的赏识与好评。“文革”时戴逸受到冲击,被下放到江西“五七”干校劳动改造,直到1972年才回到北京。时值中苏交恶,边界危机,戴逸经过几年努力,主持撰写了《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一书,为外交部与苏联谈判提供了有力的历史依据。20世纪80年代初,戴逸主编的《简明清史》第一、二册,被国家教委指定为大学文科教材,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教材,获吴玉章奖。同时主编了《清代人物传稿》,为清代2000多个历史人物立传。至90年代末,戴逸领导清史所将研究重点转向清代边疆开发和乾隆时代,出版《乾隆帝及其时代》,同时又主持编纂了《清通鉴》、《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等重要著作。

由于戴逸教授在科研教育事业上的突出贡献,1959年曾参加全国群英会,1961年被推举为高教战线先进工作者,1985年获吴玉章科研奖,1986年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人民教师,1994年获国家五个一工程奖和香港柏宁顿金球奖,1995年获北京市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又1960年因在越南综合大学授课,越南政府授予胡志明勋章。

戴逸教授一生致力于清史纂修工作。20世纪50年代,董必武等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纂修清史。1965年,中宣部决定成立清史编纂委员会,组建清史研究所,39岁的戴逸名列7名委员之一,因文革开始未能实现。1972年,为落实周恩来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指示,经北京市委批准,成立清史研究小组。1978年,经教育部批准,在此基础上正式成立清史研究所,戴逸教授负责实际工作,以纂修清史为目的、对清代历史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得以全面展开。2002年,清史纂修方案终获国家批准,年过七旬的戴逸教授再次披挂上阵,出任编委会主任。十年来,在以清史纂修为主体、以清代文献、档案整理为两翼的整体构架下,不仅清史主体工程得以顺利进行,而且已经整理出来数十亿字的档案、文献,努力挽救着这些文化遗存。

“每当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独处小楼之上,青灯黄卷,咿唔讽诵。手握形管,朱蓝粲然。”这是戴逸对自己年少读书情景的描述,而这又何尝不是对这位学界泰斗一生与书为伴的写照!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