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与前瞻:中国慈善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回顾与前瞻:中国慈善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成功举办

  2019年10月19日至20日,由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省慈善总会主办,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承办、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协办的“回顾与前瞻:中国慈善史研究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长沙隆重举行。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慈善事业渐趋复苏并获得蓬勃发展,迈进新时代,站在新的起点上,亟需总结过去展望未来,这次会议的召开是中国慈善史研究领域的一件盛事,也是中外慈善事业理论研究与.实践对接的一次成功的创新模式。会议分为开幕式、主旨发言、实务培训、分组讨论、闭幕式五个主题。

开幕式

研讨会开幕式于10月19日9点举行,出席开幕式的主要领导有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黎大志,湖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劲民,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启峰,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省湖湘文化研究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周秋光,湖南省慈善办主任丁绍干。

湖南师范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黎大志致开幕词,代表会议主办方湖南师范大学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对长期以来支持我校建设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感谢,他肯定了发展慈善事业的现实意义,并指出,重视学术研究,服务现实社会,是新时代科研工作者应有的使命与担当,并希望我校能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加强与国内外慈善史学界的学术交流,增进了解,为中国史学科的发展与建设添砖加瓦。

湖南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游劲民指出此次会议是新时代湖南慈善事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当前湖南慈善领域的一次盛会。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慈善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以湖南师范大学周秋光教授团队等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以湖南师范大学慈善研究院为代表的智库,为全国慈善理论研究和实践路径创造了湖南样板,并表示省民政厅对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高度关注,希望通过这次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加强与各国慈善文化交流,相互学习先进经验和创新做法,聚焦人类发展历史规律,聚焦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聚焦慈善领域的新变化,为公益慈善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搭建多层次、全方位的平台。

中共湖南省委外事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启峰代表省委外事办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与会代表表示欢迎。他说,来自美国、韩国、日本、荷兰等国家以及中国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学者,和中国大陆的学者一起探讨回顾中国慈善史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并对未来研究趋势进行前瞻性思考与展望,这是对以周秋光教授为代表的湖南学者在慈善史研究方面取得成绩的充分肯定,这必将对传播湖湘文化,发扬慈善精神,弘扬传统美德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后举行了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

大会主持人宣读了《中国社会史学会关于成立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的通告》,并宣布选举产生的首届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周秋光教授任会长,王卫平、蔡勤禹、王文涛、张文、池子华、郭常英、陶水木、游子安任副会长,曾桂林任秘书长。

周秋光教授代表会议承办单位和新成立的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发言,指出举办这次会议是进行一次大胆的探索与尝试,这从会名可以体现:“回顾与前瞻”是为了我们慈善史研究的学者在学术研究的过去和未来之间找到现在的新的学术起点和方向;“理论与实践”则是追求与实现理论研究者如何与实务工作者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如何为地方社会服务,学术研究成果如何在现实中转化。要通过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这一学术平台,经常性地开展国内同行之间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中国慈善史学术研究的繁荣。周秋光教授希望与会代表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将中国慈善史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

主旨演讲

这次会议期间,进行了两场主旨报告会,共有9位国内外顶级学者发表主旨演讲。他们是来自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爱德华·麦科德教授和克里斯托弗·阿伯拉罕教授,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潘玛拉·威普金教授,日本中京大学的大友昌子教授,日本岛根大学的西崎绿教授,韩国平泽大学的金范洙教授以及国内苏州大学的王卫平教授、香港珠海学院的游子安教授、湖南师范大学的周秋光教授。

爱德华·麦科德教授演讲的题目是《西方学界中国近代慈善史研究的发展历程》。他认为慈善事业是西方传教史的一个重要课题,西方传教士在近代把宗教和慈善活动相结合,即在传教同时,也进行慈善救济,长期以来西方传教史在界定和构架如何理解和研究中国慈善事业方面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以中国为中心的历史与公共领域的设想,为西方学界研究中国慈善史开拓了思路;重新审视慈善事业的影响与公共领域的辩论在理解中国国家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后为西方学界中国慈善史的研究创造空间;他指出传教士来华期间产生了大量史料档案,但其亦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并且受“条约口岸的”影响,使得西方传教士认为中国本土慈善事业过于薄弱和浅薄,这就严重影响了西方学界对中国慈善事业的研究。

潘玛拉·威普金教授发表了《涓滴可否成流——荷兰黄金时代(16-17世纪)的主要捐赠者》主旨演说,指出在荷兰黄金时代的捐赠者中,中坚力量并非那些富人,而是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促进了当时慈善事业的发展。潘玛拉·威普金教授首先用一个例子分析了黄金时代富人在慈善行为中的异同,得出那些富人的共同点是“吝啬”;之后提出影响富人不同慈善行为的六个因素——财富,财富来源,财务风险,社会地位,宗教信仰,亲属关系,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前四者与捐赠并无关联性,后两者则会对富人捐赠行为产生一定影响。她的最后结论是荷兰黄金时代慈善事业的发展,部分由于慈善机构的节俭经营,主要则是依赖于全社会的集体努力的结果。

大友昌子教授从社会关系和中日两位人物的思想两个层面来进行讨论,提出“中华福祉文化圈”这一假设。第一个层面主要从“互助”和“规范”两方面进行考察。她以东亚为范围,从东亚福祉文化的基础的概念、制度分类、背景和特点等方面作了介绍,并以中国台湾、朝鲜半岛和日本三个地区的互助和规范的社会关系为例,探讨了三个地区的共性和差异;第二个层面主要是梳理和比较中国的熊希龄和日本的涩泽荣一两位人物的慈善思想以及他们的实践活动,发现两者存在多重共性,认为“中华福祉文化圈”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东亚和西欧的福祉文化比较研究也是一个可行的研究方向。

金范洙教授最先介绍了韩国募捐活动,进而分析韩国70年间募捐制度变化以及联合募捐会的募捐与分配功能。他详细论述了联合募捐的必要性,联合募捐制度,社会福祉联合劝募会的可持续性,联合劝募会的主要功能和战略。经过分析,他认为韩国社会福祉联合劝募会的发展过程不仅以1988年《社会福祉联合劝募会法》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在该法制定之前又可分为两个时期;其次1999年至2018年募款数额的巨大增长是因为政府和媒体信赖联合劝募会,营造了环境。其三,在联合劝募会中募捐与分配都重要。最后他表示中国慈善总会和国营公募慈善基金会运作的探究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克里斯托弗·阿伯拉罕教授讨论了美国第一夫人埃莉诺·罗斯福在唤起美国人民对中国抗战救济募捐的认识中所扮演的角色,罗斯福夫人的专栏“我的一天”的庞大读者群有助于在美国传播对全美联合中国救济会的认识,使救济活动不仅贯穿整个战争时期,后来又发展到支持中国的战后复苏。

西崎 绿教授首先介绍了监理公会及其女性海外传教会的起源和发展情况,而后聚焦传教会在华从事的教育和医疗活动,其中特别提到了蓝柏一家在华的传教活动, 试图探讨苏州和上海的传教士与中国人的关系。她认为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这段时间内,监理公会女性海外传教会逐渐独立并拥有正式的组织体制。传教会女性以基督教信仰和“真实女性形象”理念为指导,并通过定向的人和项目进行筹款,希望保障女性儿童的福利和实现基督教基础上的的世界和社会正义。

王卫平教授聚焦慈善本义的历史考察与是明末慈善事业兴起的原因两个议题。对于第一个议题,他从慈善一词的最早含义、从中国古代慈善组织和慈善人物活动中蕴含的道德教化、从明末同善会用演说方式劝人向善这三个方面入手,认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进行物质救济同时注重劝善,也就是他所说的慈善不仅是一种民间主导的生活救助行为,还是一种劝人为善的活动;对于第二个议题如果不能从社会需求角度来看这一问题,会使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他认为,明末社会秩序混乱、道德伦理失范,面临这种危局,陈龙正创办同善会来“酿和气,转杀运”,高攀龙倡导经世致用等,明末慈善组织的出现固然有其内在生成逻辑,但与当时混乱的社会背景分不开,是富于责任感的士大夫“救世”努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游子安教授探讨1900-1950年香港道教慈善事业发展和地方特点,其涉及宗教慈善和区域慈善研究领域。一方面指出劝善书是香港道堂慈善思想和事业的基石,另一方面“功过格”的出现使得善书主张更加具化。另外,对三大道堂慈善组织发展过程也进行详细探讨,在对万善缘盛会、赠医施药和安顿难民等慈善事业的叙述中,他认为慈善与道堂、道教密切联系,且受时代局势和政府影响较大。

周秋光教授简要回顾了中国慈善史的发展历程及成果,认为国内的慈善史研究有着较为喜人的成果,但在理论体系、具体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上均存在深层次的问题,第一慈善及相关概念问题存在诸多争论;第二,纵向研究上存在“两头轻、中间重”的情况;第三,横向研究上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性;第四,研究内容上简略单一;第五,研究方法和视野尚有局限;最后,缺乏本土化理论体系的构建及诠释。今后中国慈善史研究应该如何突破现有困境,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周教授认为加快、加大慈善史料搜集、整理、编纂、出版工作和力度,这是中国慈善史未来研究中的首要工作;继续倡导多元化、开放性的中国慈善史研究方法;拓展并转变中国慈善史研究的现有思路及路径;坚持宏观理论和具体问题相结合的双重研究导向;中国慈善史研究的未来走向,应当注重具体问题的深化及关注点的转移,应坚持整体史思维和区域史取向相结合的做法;中国慈善史研究同样出现“非人文化”情况,同样应回归到“以人为本”方向;中国慈善史研究应该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研究成果应该在现实中得转化;要做好国内外学界的合作互补和团体攻关工作,做好研究人才的培养与学术梯队代际传承的衔接工作。

实务培训

在会议实务培训期间,共有四位嘉宾为湖南各省市、县市区相关慈善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的帕玛拉·威普金教授培训内容是《理解慈善事业的意义:人们为什么捐赠自己的遗产—驱使人们捐赠的八个机制及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八大因素》,华民慈善基金会理事长卢德之教授题目是《人类共享文明建设与公益发展大趋势》。

上海市慈善教育培训中心主任、上海卓越公益组织发展中心理事长徐本亮进行题为《公益项目的开发》的培训,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理事长徐永光为参会慈善公益实务界代表进行《中国慈善: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专题授课。

这次会议最可取之处,就是自觉践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由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省慈善总会携手合作,探讨学术理论研究与慈善公益实务之间互通互补的新模式。参加此次会议的慈善公益实务界人士,可以透过参与聆听慈善史方面的专题讨论,增进慈善史和慈善理论方面的素养;中国慈善史的研究者可以透过与实务工作者的交流对话,可能寻找到学术研究的新灵感、新选题。

分组讨论

在慈善史专题研讨会场,共计48位学者就所提交的会议论文进行了精彩发言。与会代表围绕古代慈善事业的发展及其分期、灾荒与慈善救济、慈善人物、慈善与区域社会、宗教慈善、慈善组织及其管理运作、慈善教育、慈善义演、商会与慈善救助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和深入交流。

(一)古代时期

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从中西慈善伦理思想的发展轨迹、原则与规范、实践理念与实现途径进行比较,深刻阐释了中西慈善伦理的文化血脉;河北师范大学王文涛教授论述了汉代慈善救助思想与实践,提出汉代人行善是为了缓和贫富冲突、保障既得利益和保护家人;河北师范大学许秀文副教授讨论了东晋时期的疫病与民间救助,并论述了宗族和宗教在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西南大学张文教授就宋元时期的社会背景、慈善思想与历史分期作了充分论述;安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郝红暖副研究员以家谱资料为基础,分析了方氏试资田从建立至光绪初年的管理和发展情况,揭示了方氏家族、官府和地方士绅所起的作用。

上海大学张佩国教授以清代嘉定县的善堂经营出发,论述了地方善举的贡赋化;湖南师范大学曾桂林教授基于历史地理学的视角,对于清前期的同善会进行考论;武汉大学周荣教授从佛教慈善理念出发对明津梁桥渡碑刻进行解读,分析佛教信仰在“桥渡类”善举中的基础性作用;苏州大学潘伟锋以宜兴徐氏义庄为典范,考察和论述了明代中后期江南宗族义庄的发展。此外,还有湖南师范大学彭丽华副教授《掩骼薶胔与中古丧葬慈善》、厦门大学王日根教授的《传统慈善的赈恤、劝惩和社会保障》、湖北汽车工业学院黄永昌副教授的《明清时期汉江中下游的水上救生研究》等文也很有见地。

(二)近、现、当代时期

日本千叶商科大学赵军教授和日本女子大学沈洁教授从东亚同文书院的调查报告出发,分析了1920-1921年华北饥荒的灾害调查和国内外的救灾活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徐文彬副教授运用征信录等珍稀文献,从社会生态史角度出发,深入探讨了东安善堂和全面抗战爆发前后闽南地方社会变迁的内在关系;宁波大学孙善根教授以浙江宁波为中心,论述了1937-1941年的地方慈善事业;中山大学武洹宇副教授以近代重要的公益慈善家潘达微在晚清的活动轨迹与人际网络为观察点,讨论了个人网络、公益实践与国家转型的关系。

北京理工大学王娟副教授从李大钊在青年时期与近代新型慈善组织基督教青年会的关系为切入点,审视了近代慈善事业的基本功能与近代中国社会的深层关联等理论问题;淮北师范大学李学如副教授讨论了近代江南义庄救助事业的社会化进程,指出义庄对于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及逐步深化,凸显了传统宗族组织的宗法性和社会学在近代历史过程中此消彼长的渐进趋势;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徐华炳副教授重点论述了晚清赈济中的华侨群体,揭示了华侨赈灾的特点。

杭州师范大学陶水木教授论述了上海商界与北洋政府围绕货税加征的博弈以及对1920年代初赈灾的影响;湖南师范大学向常水副教授论述了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湖南慈善救济过程中商会的自愿与无奈;复旦大学刘平教授与河北大学魏国栋副教授指出保定档案馆的“救济院档案”是研究保定慈善事业史和地方社会史以及华北慈善事业演变的重要历史文献;安阳师范学院许效正副教授从社会史角度对于近代佛教慈善进行深入分析;淮阴师范学院明成满教授利用民间佛教报刊资料对于民间佛教的慈善公益思想进行阐述,并且指出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中国海洋大学刘希洋讲师以方书的出版和传播为中心,论述了劝善思想及其实践与清代医学知识的建构与传播;信阳师范学院叶宗宝副教授对于史学门类民国医疗卫生史研究进行述评并提出今后的研究展望;山东师范大学王林教授认为民国慈善组织与当今慈善组织在内部治理结构中有诸多共同之处,能为当今慈善组织的内部治理提供借鉴;湖南大众传媒学院许德雅副教授对于寇灾以及天灾人祸过程中的行总湖南分署善后救济机制进行了充分论述;华东师范大学阮清华副教授从对上海慈善团的研究出发,梳理了上海传统慈善团体的发展脉络以及特点,探求与中国民间的传统组织的生命力和适应力。

中国海洋大学蔡勤禹教授以民国时期慈善组织之间联合与互动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民国时期慈善事业发展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岭南师范学院贺永田讲师以湖南省城慈善事业总公所和江西慈善总会为例,对民国时期联合性慈善组织进行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白丽萍教授以民国时期的慈善球赛为例,探究了体育与慈善的互动关系。

河南大学郭常英教授对近代慈善义演的心理之源、慈善义演的近代演进及其原因进行细致分析;河南大学岳鹏星讲师探讨了慈善义演与话剧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分析了清末民初早期话剧艺术情境中的慈善形塑;河南大学李爱勇讲师以《顺天时报》和天津《大公报》为中心,分析民国义演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意义并进而探讨两种报纸之间的关系;信阳师范学院张望讲师论述了1956-1958年中共在凉山开展的慈善救济活动,并讨论了其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西安文理学院李喜霞副教授从教育史角度整体、系统的呈现了中国慈善职业教育实践在近代的发展演变;南开大学朱建刚教授等通过对顺德青云儿童教养院(1941-1945)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讨论了义学传统与乡邦精神的内在互动关系;西北政法大学文姚丽研究员对张子宜创办的以孤儿教养院为代表的慈善教育事业进行阐述,进而论述民国时期孤儿教养的水平及收养孤儿的状况;南通大学高鹏程副教授等以世界红卍字会北京慈幼院为例,讨论了民国时期民办难童教养机构的运行状况、经费来源以及社会支持绩效等;洛阳师范学院崔家田副教授对于全面抗战爆发前河南各地红十字会的经费来源进行探讨。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张少利副教授对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慈善事业出现的“官进民辅”式复兴进行探讨与反思;广东金融学院陈世柏副教授与李云副教授对改革开放后海外乡亲在广州慈善捐赠进行论述,并就都市侨乡和乡村侨乡区域的捐赠进行比较研究;湖南师范大学王猛讲师认为慈善教育应当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大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双提升;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贺蕃蕃讲师认为女性是社区慈善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应当发挥女性的积极作用;湖南师范大学吕莎讲师认为应当凭借新媒体平台的强大辐射力,让人们在有趣的互动中学习和践行公益;湖南师范大学黄均霞从宏观视角,对中国慈善论理规范与运行进行梳理、评价;湖南师范大学黄召凤以近代广州九善堂为例,讨论了民间善堂与地方政府之间关系的演变;湖南师范大学李华文基于《香港年鉴》的考察,从战后香港民生困局、港英政府救助、香港民间慈善事业、香港社会救助和内地善后救济关联、香港社会救助成效评析等五个方面,对香港社会救助事业做了整体的探究;湖南师范大学胡水玉以香港东华医院内地赈灾为中心,探讨了东华医院在内地救灾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与内地社会关系的互动;河南大学贾萌萌对于1942-1943年河南灾荒中的赈灾义演为中心,探究战争与灾荒交织下的民间救济。此外,天津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任云兰研究员《近代天津外侨的慈善活动述论》、中国海洋大学王洪兵《施惠与偷窃:拾穗习俗的救世理想及其近代困境》的等文也很有见解。

闭幕式

研讨会闭幕式于10月20日下午举行,由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会长、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院长周秋光教授主持。

实务组培训代表湖南爱眼公益基金会彭志坤理事长作实务组总结发言,学术研讨组代表河北师范大学王文涛教授、中国海洋大学蔡勤禹教授、安阳师范学院许效正副教授作小组总结报告。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爱德华·麦科德教授、南都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徐永光作为嘉宾代表发言,最后由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曾桂林教授做总结发言,中国社会史学会慈善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湖南师范大学慈善公益研究院向常水副教授作为会务筹备组代表发言。

参会代表依次表达对受邀参与本次研讨会表示感激并对这次会议期间达成的高质量成果表示祝贺。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来自美国、荷兰、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等地以及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慈善史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70余人,以及来自湖南省省市县各级政府民政系统分管慈善工作的副厅局长、慈善办主任以及湖南代表性慈善公益组织的负责人140余人。

作者:周文博

2019年10月30日

周秋光
周秋光

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文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