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祖华:中共建党纪念话语的百年变迁——以“七一”建党纪念文本为分析重点

【摘要】抗日战争以来每年“七一”前后尤其是逢十、逢五周年建党纪念日前后发表的建党纪念文本,相继推出“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革命话语、“进行三大改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建设话语与“实现三大飞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改革话语,建构了“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作出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三次“伟大飞跃” 的宏大叙事;相继推出“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话语,建构“两个先锋队”、“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的自身形象,推进从整风整党到“全面从严治党”的自我革命,展示了“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历史方位转换;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传播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诠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建党纪念文本 话语变迁 三次“伟大飞跃” 党的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创立迄今,已届百年。党的早期领导人就进行过中共创建史撰述,如蔡和森的《中国共产党史的发展(提纲)》等,涉及了党的“诞生”。中共建党纪念活动始于共产国际倡议。米夫和中共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团1935年于12月23日提出包括“为纪念中共成立15周年做准备”的“1936年第一季度中国工作计划”1;1936年3月致信共产国际提出“6月中,要在中国境内外开展一场广泛的政治运动”“纪念中共成立15周年”2。1936年6月23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的决定”,规定“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的庆祝活动推迟到8月7日举行,以使该活动不与8月1日的运动重合”3。以“七一”作为党的生日并开展纪念活动始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1937年7月1日,周恩来在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上作了《十六周年的中国共产党》报告。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毛泽东在《论持久战》讲演中提到“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4;6月12日,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发出《抗战周年及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大纲》,决定7月1日至7日为“抗战周年纪念与中国共产党17周年纪念宣传周”5;7月1日,《解放》周刊第43、44期合刊刊出“中国共产党十七周年特辑”。1939年6月30日,《新中华报》发表《中国共产党十八周年》社论中称“‘七一’是中国共产党英勇奋斗的十八周年纪念日”6;7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社论《英勇奋斗的十八周年》。1940年7月1日,《新华日报(华北版)》发表社论《庆祝中国共产党十九周年》。1941年6月,中央书记处发出《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提出“今年‘七一’是中共产生的二十周年”7;中央政治局在7月1日发出《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确认该日为“中共二十周年纪念日”8,“七一”自此被中共中央确立为中共诞生纪念日。此后,每年“七一”尤其是逢十、逢五周年建党纪念日前后,全党、全国各地都要以各种形式纪念、庆祝党的诞生。其中一种重要形式是在“七一”前后发表纪念性文本(领导人讲话、党报社论等),总结党的发展史及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历程,宣传党的政治主张与理论创新成果,阐述党的现实使命与发展战略。“七一”纪念文本,成为展示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并使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窗口,成为宣传中共从幼年到成熟、实现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媒介,成为呈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实现两次历史性飞跃的载体。

一、展示中华民族从沉沦到复兴历程的窗口

“七一”建党纪念文本展示了中共带领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使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光辉历程。革命时期,“党的二十八年是一个长时期,我们仅仅做了一件事,这就是取得了革命战争的基本胜利。”9建设时期,党同中国人民一起主要做了“两件大事”,即“在中国进行人民民主革命”和“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10。改革时期,党团结带领人民做了“三件大事”11、“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12,为中华民族作出三个“伟大历史贡献”从而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消灭一切剥削制度,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13。从“做了一件事”,到做了“两件大事”,再到做了“三件大事”,“七一”纪念文本根据时代发展推出革命话语、建设话语与改革话语,建构了“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作出三个“伟大历史贡献”,实现三次“伟大飞跃”14的宏大叙事。

其一、革命话语:推翻三座大山,完成民主主义革命任务。1922年7月召开的中共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反帝反封建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七一”纪念文本的基本诉求。解放战争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从反帝反封建发展到“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相应地“七一”纪念文本的革命话语从挖掉“两座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大山”,发展成为“推翻三座大山”。

抗战时期的“七一”纪念文本紧扣挖掉“两座大山”即反帝反封建主题,强调党在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中的使命与贡献。陈潭秋在为建党15周年而撰写的《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指出:“第一次代表大会就此告终,而领导中国革命,为中国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奋斗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乃正式生产而呱呱堕地了。”151938年6月12日,中共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发布宣传大纲,要求“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为中国民族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斗争中的伟大贡献”,宣传“中共是最忠实保护中国民族利益与中国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党”16。同月24日,中央发出《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指出“中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马列主义的党,最后解放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是它的历史使命”17。7月1日,张闻天发表《中国共产党十七周年纪念》一文指出:“中国共产党从它产生之日起到今天已经十七周年了。这是为了民族独立、民权自由与民生幸福的民主共和国而英勇奋斗的十七周年。”181938年6月30日,他撰文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的事业,已经奋斗了十八年。”191941年6月,中央在关于建党20周年纪念指示中强调“在党外要深入的宣传中共二十年来的历史,是为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奋斗的历史,他最忠实的代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利益”20。1943年7月,王稼祥在建党22周年纪念文章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以后便理解到,为求得中国的彻底解放,必须解决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中国工人阶级与中国人民所提出的三个课题:驱逐帝国主义出中国以求得民族解放;消灭封建半封建制度,以扫清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解除中国工人阶级的资本主义压迫,把生产力提到更高的阶段,以求得中国工人阶级及中国人民的社会解放。前两个课题的解决是带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后一课题的解决是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1

解放战争时期的“七一”纪念文本发展为“推翻三座大山”。1946年7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指出党“勇敢地破天荒第一次在中国人面前喊出反帝反封建,确定了中国人民翻身的道路”,痛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内反动派串通了帝国主义,结合了封建势力,实行了‘机巧权术与残忍阴谋’,向前进的中国人民突然袭击”22。1947年7月1日,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由于蒋介石反动集团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之下坚持其卖国内战独裁的政策”,“祖国的独立和人民的民主解放尚未完成,还有待于我们全国人民流血流汗去争取”23。1948年6月28日,中宣部发出《关于纪念“七一”和“七七”的通知》,提出召集纪念会“报告党的二十七年的历史”,昭示“这个历史的发展,证明中国共产党所主张和实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是完全正确的”24。

其二、建设话语:进行三大改造,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新中国成立前夕,已开启从解放全中国到建设新中国的话语转换。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强调:“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25。7月1日,朱德在中共中央华北局、中共北平市委纪念建党28周年纪念大会上指出:“全国胜利以后,经济建设就成了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要特别认识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认真地、努力地学会做经济工作,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267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今后的主要任务是建设,因此全体党员干部均必须在短期内学会经济,学会办工厂,学会做生意,学会办合作社,这些对我们都是生疏的,但必须学会,我们也能够学会。”27

新中国成立后,党的工作重心发生了从革命到建设、从乡村到城市的转移。建国初期的“七一”纪念文本适时地将话语重点转换到国家建设尤其是经济建设上。1950年的《人民日报》“七一”社论指出,“中国共产党现在面对着的巨大的中心任务”“就是使从长期战争中诞生的年轻的共和国得到经济财政状况的基本好转”28。7月9日发表题为《加强经济保卫工作》的社论,更明确指出“大陆战争基本结束之后,我们国家工作,已逐步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9。1952年6月6日,中央发出《关于纪念党的三十一周年办法的通知》,指出:“动员全党注意和学习经济工作,号召党员带头搞好工业农业及其他方面的增产节约运动,为即将开始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好准备。”301952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事实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但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而且能够领导中国人民以惊人的速度来建设自己的新国家。”31到1956年,5亿农民和500手工业者自觉接受了合作化道路,300万户工商业者平稳地接受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三大改造。1961年6月30日,刘少奇在建党4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称“十二年来,我们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了建成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还需要很长的时间”,“不论新党员,或者老党员,都有一项严重的任务,就是认真地系统地学习社会主义建设”32。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四届一次会议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不久,“文革”的发动使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遭遇到挫折。

其三、改革话语:实现三大飞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开放使全党工作重心实现了从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伟大转移,使建设道路实现了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转变,使国家发展实现了三个“伟大飞跃”,它与建立中国共产党、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道,成为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三大里程碑之一。

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把全党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伟大的斗争任务召唤着我们》的社论,指出“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全党的中心任务,就是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不懈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勇于和善于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同现代化的实践结合起来,真正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33。这里所说的“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就是新时期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建党纪念文本反复强调了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同时,从改革开放初期的“集中力量建设现代化的物质文明的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34,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现代化格局初步形成”35,再到“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36,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不断得到拓展。

改革开放40余年,党把改革作为一场革命,把改革开放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新时期建党纪念文本,记录了改革不断推行纵深、不断推进到各个领域的进程。1985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共产党员要在改革中作出贡献》社论,称“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先在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去年十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把改革推行一个新的阶段,即以城市为重点的全面改革”37。198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在改革中前进》社论,称“全面经济体制改革去年初战胜利,促进了产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过渡”,“科技工作、教育工作的改革正在按中央的决定扎扎实实地进行,政治领域和文化领域的改革出现了引人注目的新趋势”38。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把政治体制改革提到日程上来》社论,并重新发表邓小平的《党和国家领导制度改革》一文。以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为标志,改革开放之船全速前进,“如果说,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那么,以这次小平同志谈话为契机,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39。中共十四大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93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切切实实加强党的建设》社论,强调“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提高全党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驾驭全局的领导能力”40。1994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在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十四大和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领导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41进入新时代,改革浪潮风起云涌,以2013年11月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标志,打响了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对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来说,改革就是最大的历史担当”42。2018年7月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新时代再出发,我们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推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团结带领亿万人民奋力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4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改革时期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胡耀邦在1981年的“七一”讲话中提到“根据新的历史条件,逐步确立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44。1982年9月,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开幕词中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此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概念不断衍化、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丰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从最初的“道路”一个维度,发展到“道路”、“理论体系”两个方面,发展到“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三大成就,再升华为“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指“道路”,1984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坚持高标准整党》的社论称:“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保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我们就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45江泽民在庆祝建党70周年讲话中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诠释为两个方面: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出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原则”。中共十七大报告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则概括为“三大成就”:“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6 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指出: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47。他在中共十九大报告进而概括为“四位一体”,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48。2019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奇迹正在中华大地上不断涌现。”49

改革开放使中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伟大变化。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历史性事件,它使: 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中国人民迎来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

二、呈现中共从革命党到执政党转变的媒介

中共历来重视自身建设,重视政党形象塑造,重视进行党的自我革命。因此,“七一”纪念文本在关注国家建设、关注人民福祉、关注社会革命的同时,也高度重视以建党纪念为契机,大力推进党的自身建设、党的形象塑造、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党的历史定位转型。

其一、党的自身建设: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到“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抗战时期的建党纪念文本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毛泽东提出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概念,他在1939年10月为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人》撰写的发刊词中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并称其为党的建设“伟大的工程”。1940年7月1日,刘少奇在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建党19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做一个好的党员,建设一个好的党》的讲话,指出:“如何在我们党已有的成绩和阵地之基础上再向前进,建设它,加强它,发展它,以至于达到最高级最完善的程度,我们要建设一个最好的党。”50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建设从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之一转而成为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障。1952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整顿党和建设党的任务,就是要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提高党员的质量,增强党的战斗力,以便率领全国人民为国家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前途而斗争”,“整党和建党工作都必须和我们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特别是以工业为中心的经济建设结合起来进行,并以领导与推动国家建设为目的”51。

改革开放时期,党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胡耀邦在庆祝建党60周年讲话中提出“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政治上更加成熟、思想上更加一致、组织上更加巩固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52。江泽民在庆祝建党70周年讲话中强调“全面加强党的建设”。1994年9月,中共十四届四中全会讨论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十五大报告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目标概括为:把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此后,“七一”纪念文本一直关注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必须继续围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党这个基本问题,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性课题,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53 他强调要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胡锦涛在庆祝建党85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面对日趋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环境,我们党又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把党建设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住各种风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54。这次讲话系统总结了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历史经验。他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强调“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认识和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55。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要求“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着力增强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能力,不断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56。

为了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展了多次学习教育活动。1999年7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以整风的精神深入开展‘三讲’教育,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57;2005年7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是为了使“我们党保持与时俱进本质,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58;2006年7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八十五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证明,党的先进性常在,党的创造力不竭,党的生命力永存”59;2009年7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的重大举措”60;2013年7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即将在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归根到底就在于,使全党同志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上续写我们这一代人的新光荣”61;2017年7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管党治党向广大党员拓展”62;2019年7月1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正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任务就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63。

其二、党的形象塑造:从两个“先锋队”提出到“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形象建构。党一直重视先进性建设,并注意通过纪念文本的宣传,推进两个“先锋队”与“伟大、光荣、正确”的形象塑造。

“先锋队”形象。中共创建时期就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思想,中共二大通过的议决案指出,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军”64。1935年12月召开的瓦窑堡会议提出了两个先锋队的思想,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同时中国共产党又是全民族的先锋队。”65无产阶级先锋队、两个“先锋队”的思想,成为“七一”纪念文本的重要主题。1938年6月发布的《中央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称“一年来在民族抗战的各个战线上,中共同志已经表示出了他们是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先锋队”66。1941年7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共产党不但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而且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671949年6月30日,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提到: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在十月革命以后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建立了中国共产党。1990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68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69。为更好地体现先锋队形象,党树立了富有时代精神的英模形象并表彰优秀共产党员。1995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要求“广大党员要向以孔繁森为代表的优秀党员看齐”70;2000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身边涌现的各种先进人物和先进典型的事迹是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71;2016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提到了“太行山上新愚公”李保国、时代楷模邹碧华、航空英模罗阳,称“李大钊、方志敏、焦裕禄、谷文昌心中那不灭的理想,在新一代人身上绽放”72。

“伟大、光荣、正确”形象。“七一”纪念文本通过回顾党团结人民取得革命、建设、改革成功,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光辉历程,建构起党的“伟大、光荣、正确”形象。1946年7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二十五年来,我们全党同志在毛泽东同志领导下,为着中国民族、人民的解放事业,自我牺牲,鞠躬尽瘁,既不求利,也不求名,我们当这个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党的党员,真正是光荣极了。”731947年,新华社在“七一”社论中认为“中国共产党在二十六年的锻炼中已经成为伟大的成熟的老练的政党”74。新中国成立不久,“伟大、光荣、正确”的命题定型,此后一再出现在“七一”纪念文本里。1951年2月18日,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决议要点》指出:我们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 这是主要方面, 必须加以肯定, 并向各级干部讲明白。同年3月28日,刘少奇在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75他在纪念建党3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我们的党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光荣、最正确的党。”761952年的《人民日报》“七一”社论提到:“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途中,到今天已经走过三十一周年了。”77刘少奇在纪念建党40周年讲话中重申:“四十年的历史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781961年的《人民日报》“七一”社论指出:“四十年的历史,证明了我们的党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79江泽民在庆祝建党70周年讲话中指出:“七十年来的历史证明,我们党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富有革命创造精神的党;是密切联系群众,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奋斗并做出最大牺牲的党;是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经得起胜利和挫折、高潮和低潮、顺境和逆境的考验,任何敌人和困难都压不倒、摧不垮的党。历经磨难而不衰,千锤百炼更坚强。我们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80 他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新事业的核心力量。”81 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82

其三、党的自我革命:从延安时期“整风三风”到新时代的“全面从严治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始终把保持党的纯洁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问题和重要目标。针对中共党内党性不纯现象与损害党的形象言行,党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多个年份的“七一”纪念文本涉及了整风整党、保持党的纯洁性、党的自我革命等内容。

整风运动在抗战时期的“七一”纪念文本里有所体现。1941年7月1日,中央政治局在党的二十周年纪念日通过了《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要求纠正“政治上自由行动”、“组织上自成系统”、思想意识上“发展小资产阶级的个人主义”等违反党性的倾向,每个党员“要用自我批评的武器”,“深刻反省自己的弱点”。1943年7月,王稼祥为纪念建党二十二周年撰写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指出,党是在克服和反对机会主义的斗争中壮大起来的,“在最近又发动了整风运动,反对主观主义、宗派主义与党八股”83。刘少奇在为纪念建党二十二周年撰写的《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一文中指出:“我们应该在整风的基础上,进而总结我们二十二年来丰富的历史经验,在思想体系上彻底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残余。”84

解放战争时期,为解决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问题,开展了整党运动。1947年,新华社“七一”社论指出,党“经过了二十余年的锻炼,经过全党的整风运动”,已经成为“坚强团结起来的政治上完全成熟了的党”85。1948年6月,中宣部在建党27年纪念通知中要求“克服一切离开中央路线政策的倾向和无纪律的倾向,以便尽可能迅速地达到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86。1949年7月3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党的领导重心从乡村转移到城市,随之“发生了工人出身的党员与农民出身的党员的团结问题,发生了工农干部与知识分子干部的团结问题,发生了城市干部与农村干部的团结问题,也发生了党的干部与非党干部的团结问题,我们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根据整风的精神,反对山头主义、本位主义、宗派主义,以便增强党内的和党与非党干部的团结。”87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成为执政党,地位与责任的变化使其更为自觉地认识到应当从严整风治党。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建党纪念日,《人民日报》发表《整顿党的工作作风,改善党的组织状况》的社论,指出:“为着在胜利以后及时地整理与巩固自己的队伍,加强与广大的人民群众的联系,以便顺利地完成新的任务,中共中央已决定在全党开展整顿党的作风的运动”,指出“党中央所曾经在全党范围内一再领导进行的整风运动的方法,便是一种大规模的自我批评的方法”88。1952年7月1日,《人民日报》要求进一步开展整顿,“对于混进党内来的一些资产阶级分子及其他阶级异己分子,对于腐化堕落的蜕化分子,对于不可救药的分子,必须加以清除”89。1954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加强党的纪律性》社论,要求所有的党组织都同样严肃认真地执行党的纪律。

改革开放以来,党高度重视管党治党,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坚决推进反腐败斗争。改革开放初期《人民日报》发表多篇“七一”社论强调整党整风,如:1980年7月1日发表的《奋发图强 搞好党风》,1983年7月1日发表的《坚决克服党内的不正之风》,1984年7月1日发表的《坚持高标准整党》等。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从严治党方针,《人民日报》1988年7月1日发表社论要求“坚决贯彻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从严治党的方针,严肃党的纪律,对于那些败坏党和人民事业的腐败分子,必须坚决清除,决不能姑息养奸”90。此后,反腐败斗争被不断强调、推进。1997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反腐败是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关系到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国家的长治久安的严重政治斗争。”91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在庆祝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从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充分认识反腐倡廉工作的重大意义,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92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全党必须警钟长鸣,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93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提出了执政党自我革命思想:“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我们加强党的建设,就是要同一切弱化先进性、损害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祛病疗伤,激浊扬清。全党要以自我革命的政治勇气,着力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经受‘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94

其四、党的历史方位:从无产阶级革命政党到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转换。随着时代发展,中共的历史使命、历史方位也随着发生变化。“我们党已经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一个领导人民掌握着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一个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952004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强调“执政能力建设是我们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要求认清“我们党的历史方位发生两个根本转变,从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从一个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转变为一个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96。

革命战争年代,中共是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革命政党。革命年代的建党纪念文本强调了党团结带领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1941年7月1日,《解放日报》刊登“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纪念特辑”,发表了社论和朱德、林伯渠、吴玉章写的纪念文章,凸显中国共产党作为革命政党的本色。朱德在《中国共产党与革命战争》一文中指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最英明地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发展规律;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在一切历史时期中,永远为当时最革命的政治目标而坚决地进行革命战争,反对当时中华民族和人民的主要敌人;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定出和坚持当时最革命的战略方针。林伯渠在《中国共产党与政权》一文谈到了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局部执政的特点:在没有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里,出现了共产党领导的强大的军队,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民主的政权。吴玉章在《我和共产党》一文中指出:中国有了最强有力的、群众的、最进步的革命政党——共产党。

社会主义建设年代,中共是“在受到外部封锁的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领导计划经济的党”。1961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我们的党已经由人数很少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小组,发展成为一个有一千七百多万党员的大党;由一个在反动政权迫害下的革命组织,发展成为一个在六亿五千万人口的大国中执政的党。”97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学习苏联计划经济模式,“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吸取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经验”,制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有计划按比例地、高速度地发展我国国民经济”98。要求在全党展开一个新的学习运动,包括学习苏联计划经济经验。

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向“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领导市场经济的党”转变。党的工作中心转移、新的形势和任务,使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党意识日益增强,也日益意识到党作为“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的执政党所面临的考验。对党所面临的考验,改革开放初期首先关注的的是执政考验,尤其是执政党党风问题。胡耀邦在庆祝建党60周年讲话中要求“要善于经常清除自己身上的灰尘,在执政条件下永葆革命青春”99。1983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客观环境迫使我们必须有一个好的党风,那么在党成为执政党以后,自觉地端正党风就有了决定性意义。陈云同志尖锐地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这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而且有重大的现实意义。”100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及了“两种考验”,即:现在我们必须经得起执政的考验,经得起改革开放的考验。改革开放进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以后,提高领导市场经济的能力成为新的考验,《人民日报》在建党75周年之际发表社论提到了“三种考验”,号召“进一步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经得住执政、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考验”101。1999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对于我们党的领导水平、执政水平,对于各级领导班子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今世界,国际竞争依然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在这种竞争面前,对任何一个国家的领导集团和执政能力,都是一种现实的考验”102。这实际上又涉及到了外部环境考验。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做到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00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党目前面临着“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四大考验,还面临着“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四大危险。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指出:“作为一个在有着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党的建设关系重大、牵动全局”,要求“着力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要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更全面要求、更严格标准。

三、反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载体

中国共产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七一”建党纪念文本多把这一原则作为一条基本经验加以阐释与强调。1941年5月19日,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103同年7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共创立二十年来的胜利“是党二十年来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结果”104。刘少奇在庆祝建党40周年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历史。”105胡耀邦在庆祝建党60周年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六十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经过反复实践愈益结合的六十年” ,强调“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更好地结合起来”106。199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庆祝建党70周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归结到一点,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道路。”107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党在70年的奋斗历史中,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千条万条,归结到一条,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108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讲话中指出:“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109胡锦涛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110他所说的两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与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的讲话中指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111“七一”建党纪念文本成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的有效途径。

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向前推进,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革命、建设时期的“七一”纪念文本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传播了“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改革时期的“七一”纪念文本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诠释了“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新时代“七一”纪念文本见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见证“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纪念文本里毛泽东思想的表达传播。毛泽东思想或类似如“毛泽东主义”“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等概念正是在抗日战争后期“七一”纪念文本里开始使用的。1942年7月1日,邓拓在晋察冀分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上发表社论《纪念七一,全党学习掌握毛泽东主义》 ,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二十一年的斗争中已经把马列主义民族化、中国化了。马列主义的中国化就是毛泽东主义。”112 朱德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一文指出:“今天我们党已经积累下了丰富的斗争经验,正确的掌握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并且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创造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中国化的马列主义的理论”,毛泽东“真正精通了马列主义的理论,并且善于把这种理论用来指导中国革命步步走向胜利”113。1943 年7月5日,王稼祥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的建党纪念文章中第一次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提法,指出“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塞维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以毛泽东思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主义,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为基础,研究了中国的现实,积蓄了中共二十二年的实际经验,经过了党内党外曲折斗争而形成起来的”114。7 月6日,刘少奇在《解放日报》发表的《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一文中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两个概念,提出党员干部“应该用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并以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体系去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115。1944年6月30日,《战友报》第65期发表《把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全军中去》一文提出“把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全军中去,以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武装我们自己,巩固我们自己!”1167月1日,罗荣桓在《斗争生活》第32期发表《学习毛泽东同志的思想》的纪念文章,提出“以毛泽东思想为遵循的方向”。1945年7月1日,《解放日报》发表题为《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四周年》的社论,指出“二十四年前,中国共产党发起人之一英明的毛泽东同志,他的思想和路线,在二十四年的长期考验中,证明是完全正确的,证明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结合的典型”117。解放战争时期的纪念文本继续宣传毛泽东思想。1946年的《解放日报》“七一”社论,指出“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人民最高智慧的集中,没有这种思想的指导,人民就不能达到解放的目的。因此,学习毛泽东思想,正如我们党章所规定的,乃是我们党员第一条义务”118。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建党纪念文本高度重视对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刘少奇在庆祝建党3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指导我们党和中国人民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惟一正确的思想武器,毛泽东同志是精通马克思列宁主义并且把它恰当地运用起来解决中国革命中各种问题的最杰出的能手。”119他在庆祝建党4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中指出:“在我们党的各个历史时期,站在我们最前头的,最善于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就是我们党的领袖毛泽东同志。”120“文革”开始后,党对毛泽东思想的认识出现了挫折,如《人民日报》1966年发表的“七一”社论就称其为“当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顶峰”121。改革开放以来的纪念文本高度肯定了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一的历史地位与指导意义。

见证“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纪念文本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阐释。改革时期的建党纪念文本强调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构、诠释与传播。胡耀邦在建党60周年讲话中提出“要善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推向前进”122。1983年7月1日,《邓小平文选》发行。江泽民在建党70周年中讲话中称赞:“邓小平同志是捍卫、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路线、方针和原则,是集中全党智慧和经验的创造,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个最重大的贡献,。”123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1997年9月召开的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写入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1998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共中央关于在全党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的通知》;同时发表《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社论,强调“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最重要的是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124。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在建党70周年中讲话中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他在这次讲话中还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强调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25 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指引我们胜利前进的伟大旗帜。”又说:“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1262002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以贯彻“三个代表”的新成就迎接十六大——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一周年》社论;同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了党章。2003年7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我们前进——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2周年》社论。胡锦涛在建党85周年中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又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这些理论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127200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七大把“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2012年11月召开的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见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016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建党95周年讲话中,要求面向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128。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建党95周年的“七一”讲话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形成崇尚创新、注重协调、倡导绿色、厚植开放、推进共享的机制和环境”、“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推动党的“自我革命”等重大思想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2017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将其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历经“革命战争的严峻考验、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改革开放的创新实践”129,我们正处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建党百年之际“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在最后冲刺,面向建国百年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在正式开启,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三次“伟大飞跃”的历史辉煌,也一定能在新征程上书写更新更美、更壮丽的时代篇章。

注释:

1 《米夫和中共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团提出的1936年第一季度中国工作计划》,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第15卷,第73-74页。

2 《米夫和中共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代表团给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的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第15卷,第153页。

3《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15周年的决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苏维埃运动(1931——1937》第15卷,第207-208页。

4 毛泽东:《论持久战》,《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440页。

5 《抗战周年及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大纲》,《新中华报》1938年6月30日。

6 《中国共产党十八周年》,《新中华报》第43号,1939年6月30日。

7 《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140页。

8 《中央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第144页。

9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75页。

10 刘少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61年6月30日)》,《人民日报》1961年7月1日。

11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该讲话称“三件大事”为“第一,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第二,消灭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第三,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件事情还正在做。”

1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该讲话称“三件大事”为“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7月1日)》的讲话中也谈到过“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干了三件大事”。

1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14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4日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5 陈潭秋:《中共第一次大会的回忆》,《“一大”前后(二)》,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第289页。

16 《抗战周年及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大纲》,《新中华报》1938年6月30日。

17《中央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24页。

18 洛甫:《中国共产党十七周年纪念》,《解放》周刊第43、44期,1938年7月1日。

19 洛甫:《在民族自卫战最前线的岗位上——中共十八周年纪念》,《新中华报》第43号,1939年6月30日。该文还刊登在《解放》周刊1939年7月7日出版的第75、76期合刊。

20 《中央关于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周年、抗战四周年纪念指示》,《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3册,第140页。

21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纪念共产党二十二周年与抗战六周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79-480页。

22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五周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665页。

23 《努力奋斗迎接胜利——纪念中国共产党创立二十六周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761-762页。

24 《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关于纪念“七一”和“七七”的通知》,《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21-222页。

25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480-1481页。

26 《朱德年谱(1886-1976)》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第1338-1339页。

27 《为进一步巩固华北党而奋斗——纪念党的二十八周年诞辰》,《人民日报》1949年7月3日。

28 《整顿党的工作作风,改善党的组织状况——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九周年》,《人民日报》1950年7月1日。

29 《加强经济保卫工作》,《人民日报》1949年7月9日。

30 《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文献选编》第3卷,学习出版社1996年版,第371页。

31 《增强党的战斗力,迎接国家建设的伟大任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一周年》,《人民日报》1952年7月1日。

32 刘少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61年6月30日)》,《人民日报》1961年7月1日。

33 《伟大的斗争任务召唤着我们》,《人民日报》1979年6月30日。

34 《山高人更高——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一周年》,《人民日报》1982年7月1日。

35 《肩负人民期望 引领社会进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一周年》,《人民日报》2012年7月1日。

3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37 《共产党员要在改革中作出贡献》,《人民日报》1985年7月1日。

38 《在改革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五周年》,《人民日报》1986年7月1日。

39 《新的历史使命与中国共产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一周年》,《人民日报》1992年7月1日。

40 《切切实实加强党的建设——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二周年》,《人民日报》1993年7月1日。

41 《牢记党的宗旨——“七一”献词》,《人民日报》1994年7月1日。

42 《锻造更为坚强的领导核心——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三周年》,《人民日报》2014年7月1日。

43 《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七周年》,《人民日报》2018年7月1日。

44 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1年7月1日)》,《人民日报》1981年7月2日。

45 《坚持高标准整党》,《人民日报》1984年7月1日。

46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47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48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7日。

49《牢记初心使命 奋进复兴征程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八周年》,《人民日报》2019年7月1日。

50《刘少奇年谱(1898—1969)》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294页。

51《增强党的战斗力,迎接国家建设的伟大任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一周年》,《人民日报》1952年7月2日。

52 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1年7月1日)》,《人民日报》1981年7月2日。

53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

54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30日)》,《人民日报》2006年7月1日。

55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56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57 《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强大——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8周年》,《人民日报》1999年7月1日。

58 《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四周年》,《人民日报》2005年7月1日。

59 《先进性常在 生命力永存——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五周年》,《人民日报》2006年7月1日。

60 《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八周年》,《人民日报》2009年7月1日。

61 《永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二周年》,《人民日报》2013年7月1日。

62 《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人民日报》2016年7月1日。

63 《牢记初心使命 奋进复兴征程 ——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八周年》,《人民日报》2019年7月1日。

64 《关于“工会运动与共产党”的议决案》,《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第81页。

65 《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0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420页。

66 《中央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1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版,第525页。

67 《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解放日报》1941年7月1日。

68 《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六十九周年》,《人民日报》1990年7月1日。

69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

70 《为民造福是共产党人的天职——“七一”献词》,《人民日报》1995年7月1日。

71 《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九周年》,《人民日报》2000年7月1日。

72 《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五周年》,《人民日报》2016年7月1日。

73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五周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669页。

74 《努力奋斗迎接胜利——纪念中国共产党创立二十六周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762页。

75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7页。

76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15页。

77 《增强党的战斗力,迎接国家建设的伟大任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一周年》,《人民日报》1952年7月1日。

78 刘少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61年6月30日)》,《人民日报》1961年7月1日

79 《光荣伟大的四十年》,《人民日报》1961年7月1日。

80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

81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

8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83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纪念共产党二十二周年与抗战六周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80-481页。

84 刘少奇:《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刘少奇选集》上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300页。

85 《努力奋斗迎接胜利——纪念中国共产党创立二十六周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765页。

86 《中国共产党中央宣传部关于纪念“七一”和“七七”的通知》,《中共中央文献选集》第1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222页。

87 《为进一步巩固华北党而奋斗——纪念党的二十八周年诞辰》,《人民日报》1949年7月3日。

88 《整顿党的工作作风,改善党的组织状况——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九周年》,《人民日报》1950年7月1日。

89 《增强党的战斗力,迎接国家建设的伟大任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一周年》,《人民日报》1952年7月1日。

90 《共产党员要牢记自己的使命》,《人民日报》1988年7月1日。

91 《同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核心力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六周年》,《人民日报》1997年6月30日。

92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

93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94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95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

96 《以提高执政能力为重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三周年》,《人民日报》2004年7月1日。

97 《光荣伟大的四十年》,《人民日报》1961年7月1日。

98 刘少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61年6月30日)》,《人民日报》1961年7月1日。

99 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1年7月1日)》,《人民日报》1981年7月2日。

100 《坚决克服党内的不正之风》,《人民日报》1983年7月1日。

101 《跨世纪大业与中国共产党——“七一”献辞》,《人民日报》1996年7月1日。

102 《把我们的党建设得更加强大——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8周年》,《人民日报》1999年7月1日。

103 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5页。

104 《纪念中国共产党二十周年》,《解放日报》1941年7月1日。

105 刘少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61年6月30日)》,《人民日报》1961年7月1日。

106 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1年7月1日)》,《人民日报》1981年7月2日。

107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7月1日)》,《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

108 《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人民日报》1991年7月1日。

109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01年7月2日。

110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1年7月1日)》,《人民日报》2011年7月2日。

11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112 邓拓:《纪念七一,全党学习掌握毛泽东主义》,《邓拓全集》第2册,花城出版社2002年版,第161页。

113 朱德:《纪念党的二十一周年》,《解放日报》1942年7月1日。

114 王稼祥:《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纪念共产党二十二周年与抗战六周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4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479-482页。

115 刘少奇:《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刘少奇选集》上册,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300页。

116 姜思毅:《把毛泽东思想贯彻到全军中去》,管春林主编:《冀鲁豫边区宣教工作资料选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第111-113页。

117 《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四周年》,《解放日报》1945年7月1日。

118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十五周年》,《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6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第670页。

119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1951年6月30日)》,《建国以来刘少奇文稿》第3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516页。

120 刘少奇:《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61年6月30日)》,《人民日报》1961年7月1日。

121《毛泽东思想万岁——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五周年》,《人民日报》1966年7月1日。

122 胡耀邦:《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1981年7月1日)》,《人民日报》1981年7月2日。

123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01年7月1日)》,《人民日报》1991年7月2日。

124 《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77周年》,《人民日报》1998年7月1日。

126 《光荣属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人民日报》2001年7月1日。

127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的讲话(2006年6月30日)》,《人民日报》2006年7月1日。

128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129 《永远为人民而奋斗——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人民日报》2011年7月1日。

作者:俞祖华(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文章原刊于《河北学刊》2021年第3期

俞祖华
俞祖华
文章: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