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4日2021年3月8日文献 王晴佳:陈寅恪、傅斯年之关系及其他——以台湾中研院所见档案为中心 摘要:本文以台北史语所和近史所所藏“傅斯年档案”和“朱家骅档案”之有关信件为基础,探讨陈寅恪名字的读法和他与老友、史语所上司傅斯年之间的关系。这些信件显示,陈寅恪在国外求学时,一直用标准发音拼写他的名 […]
2020年12月23日2021年1月17日纪实 王晴佳:学潮与教授:抗战前后政治与学术互动的一个考察 「内容提要」抗战时期,昆明获“民主堡垒”的美誉与中国高等学府之南迁自有关系,但若把民主、自由思想在联大等大学中的成长壮大,完全归结于自由主义、中间势力的影响,或者中共地下活动的发展,显然 […]
2020年8月30日2021年1月17日笔记 王晴佳:历史学如何走出“人类中心”的思维 本书是笔者的第一本学术论文结集,收录了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发表的有关西方史学的二十篇论文。在我这把年纪的学者中间,编辑论文集出版已经是常态,有的已经在十多年了便出版了自选集了。我之所以迟迟没有动手, […]
2019年8月9日2021年1月17日通讯 王晴佳:推动史学的全球化是一项使命 经过了近两年的努力,《全球史学史 》新版终于在2019年7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书的封面上印的是第二版 (2nd Edition)。这是英文版的直译。但因为书的主著者、中国史学界熟知的格奥尔格·伊 […]
2019年3月1日2021年1月18日探讨 王晴佳:陈寅恪、傅斯年之关系及其他 本文以台北史语所和近史所所藏“傅斯年档案”和“朱家骅档案”之有关信件为基础,探讨陈寅恪名字的读法和他与老友、史语所上司傅斯年之间的关系。这些信件显示,陈寅恪在国外求学时,一直用标准发音拼写他的名字。另 […]
2018年6月10日2021年1月17日评论 王晴佳:历史研究的当代性与专业化趋势 近日有幸陪同朋友一起去拜访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荣休历史教授、当代著名史家余英时先生,闲谈中余先生无意间提到,他在哈佛念书和教书期间,曾个人订阅多种大陆出版的历史期刊,特别是《历史研究》,一直到文革开始, […]
2018年5月18日2021年1月17日评论 王晴佳: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学历史?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部小书,是以我自2007年以来在各地高校演讲的记录汇总、整理而成的。我之所以会准备这些讲演,是因为自2007年初,我应聘成为了北京大学历史系的长江讲座教授。依据“长江学者”的合同,我在 […]
2018年5月18日2021年1月17日评论 王晴佳 :为何美国的中国史研究新潮迭出? 内容提要:本文的重点是讨论西方中国学的传承和新潮,侧重分析西方学者如何研究和解释中国的历史。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学者的中国史研究著作,不断在中国翻译出版,引起了许多注意。一般而言,中国学者对于西方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