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日2021年1月18日史界 刘志琴:公私观念与人文启蒙 “公私观念与中国社会”是个陌生而令人感兴趣的课题。因为公与私这一组观念在生活中频繁使用,在伦理道德中更是为人、行事的价值准则,然而这一组与人们思想行为紧密联系的观念却没有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相应的地位。 […]
2019年2月28日2021年1月18日评论 刘志琴:现代化研究的解释体系和内容结构—— 由编写《中国现代化历程》而想到的几个问题 [ 提要 ] 中国的现代化研究虽然是受国外现代化研究理论的启发而开始的,但在引用这一理论时对之进行了改造,赋之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中国特色。就解释体系而言,它注重于考察社会各界和党派的言行是否能够推 […]
2019年2月28日2021年1月18日笔记 刘志琴:史书,当以真实示天下 历史,是人类的行程,记录这一行程的是史书。凡是有人类、有文字的地方,就有史书的存在,因为人人都有一份历史的情怀,正如赤子来到世界都渴望认识自己的母亲一样,这代代相传的社会血脉,任何风浪都打不断,冲不垮 […]
2019年2月28日2021年1月18日笔记 刘志琴:历史学重在出智慧 从传统到现代史学功能已经有所变化。当前的史学功能应该是教育为上,包括知识教育、素质教育,也包括给人以智慧。未来社会是一个智能竞争的社会。智能怎么开发?把历史只看成是为领导者提供资政的东西,我看没有多大 […]
2019年2月28日2021年1月18日评论 刘志琴:50年来的中国近代文化史研究 20世纪末中国学术界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是文化史研究的复兴,它的发展已经超越传统的文史领域,而日益成为当代中国学术研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注的热点。然而这个领域曾经被长期冷落,从5O年代到80年代 […]
2018年6月11日2021年1月18日探讨 刘志琴:对立宪与帝制的历史追问 重申辛亥革命意义 辛亥革命到今年是一百年,百年后的今年对辛亥革命的评价却是最低的一年。这是受到两种思潮的诘难: 一是革命不如立宪说,认为20世纪初的中国如果君主立宪成功,可能会像日本明治维新一样,提前 […]
2018年6月11日2021年1月18日评论 刘志琴:当代史学功能和热点的转向 提要 一、史学在中国一度是最辉煌的学问,遭受破坏也最严重,信誉的丧失使史学失去公信力,娱乐化又冲淡了史学的严肃性,当代史学已从学术中心走向边缘化。 二、史学从神谕性、资政性向教育性转型,是史学主题、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