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华:五四时期的思想文化斗争——以泰戈尔访华为中心
1924年4月12日至5月30日,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引起中国知识界的不同反应。这些不同反应,既映现了五四时期错综复杂的思 Continue reading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业网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1924年4月12日至5月30日,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引起中国知识界的不同反应。这些不同反应,既映现了五四时期错综复杂的思 Continue reading
清末民国时期中华民族观念研究述评 (鲁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摘要】1988年费孝通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以来,尤其是新世纪初黄兴涛发表考释“中 Continue reading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七年间(1949—1966),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奠基时期。1966—1976年间,正常的学术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中国近代思想史 Continue reading
在20世纪的中国历史上,孙中山应是最受海内外全体华裔敬仰和爱戴的领袖之一。尽管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政治信仰不同,社会制度各异,但对孙中山的无比崇敬则一。 孙中山之所 Continue reading
张 君劢( 1887 — 1969 )是中国现代史上有影响的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早年加入政闻社,追随梁启超从事立宪活动,后留学德国,师从倭伊铿研究唯心主义哲学。 Continue reading
1924年4月12日至5月30日,亚洲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来华访问,引起中国知识界的不同反应。这些不同反应,既映现了五四时期错综复杂的思 Continue reading
1990年代以来,中国学界的研究取向发生的重大转变之一,即由80年代以“文化热”为特征的激进主义转向以“国学热”为特征的保守主义。这一研究取向在历史研究领域直接 Continue reading
近代以来中国存在着一股“全盘西化思潮”,胡适是这股思想的“始作俑者”和代表人物,这大概已成为人们的共识。80年代文化热兴起以来,学术界发表了不少批判“全盘西化思 Continue reading
中国近现代史上主要有三大文化思潮,它们是反传统主义的西化思潮、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这三大思潮虽互有消长,但都有不衰的生命力, Continue reading
早在清末民初,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和文化危机,思想学术界在提出民族复兴口号的同时,就提出和讨论过文化复兴问题。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民族危亡的紧急关头,在中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