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21日2021年3月23日对话 杨念群:“心灵史”的意义 一、新著:心中的“江南” 记者:您的新书《何处是“江南”?》描绘了清初士人与皇权的博弈关系及其被改造、收编的过程,视角很新鲜,书中呈现的视野也颇为广阔。您是如何观照到这个课题并得出结论的呢? 杨念群: […]
2021年3月21日2021年11月8日通讯 杨念群著《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出版 杨念群:《百年清史研究史:思想文化史卷》 作者: 杨念群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20-1 定价: 109.00 装帧: 平装 丛书: 百年清史研究史 ISBN: 97873002 […]
2019年7月3日2021年1月17日探讨 杨念群:“无政府”构想——“五四”前后“社会”观念形成与传播的媒介 【内容提要】 “五四”时期的无政府主义基本伴随着现代国家建设的失败而诞生,故其首先对民国初年上层的政治体制改革提出了全面质疑,随后尝试在基层建立起一个能够杜绝和预防政治腐败的良好自治机制。无政府主义的 […]
2019年3月1日2021年1月17日探讨 杨念群:辜鸿铭现象”的起源与阐释:虚拟的想象抑或历史的真实? 一、文化哈哈镜下的辜鸿铭:学术宗师还是复古幽灵? 辜鸿铭身前身后始终背负着怪诞之名,诸如“怪儒”“怪人”“怪杰”等等封号总是如影随形地尾追其后,文人笔下的辜鸿铭永远是:“枣红色的旧马褂,破长袍,磨得油 […]
2019年3月1日2021年1月17日笔记 杨念群:康有为的乌托邦世界 和大多数精于政治运行规则的人物相比,康有为更像是个孤独无助的“先知”和预言家。《大同书》的出世在满眼充斥着功利心的芸芸士子之中,总算留住了一丝乌托邦的想象种子,使他比同时代那些热衷经世技术的乱世英豪更 […]
2019年3月1日2021年1月17日探讨 杨念群:梁启超《过渡时代论》与当代“过渡期历史观”的构造 一 《过渡时代论》表述框架中包含的内在紧张 一般论者均认为,梁启超在20世纪初年就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进化史观”,并相当自觉地运用到对中国历史的具体研究之中。晚年在游历欧洲以后,他却开始质疑科学万能的 […]
2018年6月10日2021年1月17日评论 杨念群:为什么要重提“政治史”研究 (一) 政治史为什么“消失”了 以上的标题看上去似乎有些耸人听闻,在人们的记忆中,“政治史”曾经在现代中国的历史叙述系谱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除了社会经济史因论题内容与之相呼应,可以配合其某些讨论而拥 […]
2018年5月18日2021年1月17日评论 杨念群:“在地化”研究的得失与中国社会史发展的前景 内容提要:中国“地方史”研究的兴起尽管有外来刺激作为自身的动力,但研究者“生活身份”与“研究对象”之间的契合无疑是一重要特征,同时也与中国广大区域文化与社会演变的不平衡状态有关。区域演变的不平衡状态使 […]
2018年5月18日2021年1月17日评论 杨念群:“危机意识”的形成与中国现代历史观念的变迁——一个“问题史”的梳理 一、“危机意识”对应三大问题 就我的理解而言,当人们在正常的状态下无法应对周边事务所带来的问题时会产生某种焦虑感,这种焦虑感的弥散和累积会随着问题出现的程度和性质演变成为“危机意识”。“危机意识”积累 […]
2018年5月18日2021年1月17日评论 杨念群:东西方思想交汇下的中国社会史研究 摘要:如果仅仅单纯从方法论引进的层面上分析历史学 变革与社会理论结合之得失关系,而忽略了各种阐释方式与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各种特殊问题之间处于怎样的纠葛状态,就无法真正洞识中国社会史的发展轨迹和其需要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