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3日2021年2月23日纪实 熊月之:历史与记忆——从黄炎培关于“新场党狱”的记忆说起 一 黄炎培政治生涯中的第一件大事,是他发起的新场演说会,以及由演说会引起的“新场党狱”。关于这一事件,黄炎培在《八十年来》中有详细的回忆。要点如下: 1、1903 年 8 月 10 日(六月十八日), […]
2021年2月23日2021年2月23日笔记 熊月之:晚清几个政治词汇的翻译与使用 本文主要探讨自由、民主、总统这三个词汇在晚清的翻译与使用。 一 自由(Liberty),在马礼逊《字典》(1822)中,译为“自由之理”。在麦都思《英汉字典》(1847)中,被译为“自主,自主之权,任 […]
2021年1月10日2021年1月17日纪实 熊月之:张园与晚清上海社会 在晚清上海,张园是市民各界最大的公共活动场所。张园赏花,张园看戏,张园评妓,张园照相,张园宴客,吃茶,纳凉,集会,展览,购物……。张园之名,日日见诸报刊;张园之事,人人喜闻乐见。张园,成 […]
2019年2月28日2021年1月17日对话 熊月之:在视域融合中阐释 历史研究中,人物研究较之事件研究、器物研究更具有时代性、对话性与阐释性。人物研究中,那些站在时代前列、涉及事件众多、影响广泛、兼具行动家与思想家身份的巨人的研究,较之那些跟随潮流、活动较为单一、不具有 […]
2018年6月7日2021年1月17日史界 熊月之:治史要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不跟着别人走 “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不能辜负这个时代,同样适用于走过甲子的上海社科院历史所。对于研究上海史的学者来说,上海市历史学会会长、上海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