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勇:“五四”文化思潮下的波折和坦然
五四运动百年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请他从学术意义上谈谈五四运动的沿革脉络和文化内涵。言及五四,马勇说自己“近30年一 Continue reading
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业网站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五四运动百年到来之际,本报记者采访著名学者、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请他从学术意义上谈谈五四运动的沿革脉络和文化内涵。言及五四,马勇说自己“近30年一 Continue reading
编者按:在我国,对于“大学”二字最精辟的解释,应该算是清华老校长梅贻琦所提出的“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的著名论断。从中,也足见“大师”对于 Continue reading
新年伊始,友人送来一套刚出版的《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接读之后,颇受感触,相信这本书应该成为2006年最有亮点的出版物之一。 其实,这部书的节选本早 Continue reading
“民主是个好东西”,这大概是五四以来中国人的一贯认识,尽管人们在实践层面并不一定愿意实行民主,总是在为无法实行民主寻找借口,但谁也不愿否认民主是人类发展到今天“ Continue reading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和新学术的开创者,毕生倾情于现代科学,为中国人建立现代科学意识和理念作出了巨大贡献。更值 Continue reading
开平煤矿是近代中国创办比较早,也是比较好的一个近代化企业,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然而到了1900年,却由于种种原因与外商发生极为严重的权利冲突,开平煤矿 Continue reading
“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枪炮声敲碎了宁静夜”——《龙的传人》唱的不是辛亥革命,但此时此刻,用它来提括彼时彼刻,却是再合适不过。百年前的武昌,以及之前、之后的中国, Continue reading
1861年,清政府设立专掌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外之间的对话交往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外国公使开始进驻北京,长袍马褂云集的清政府政治中心开始有了西装革履 Continue reading
郑观应是19世纪下半叶中国最为激进的思想家之一,他坚定地主张中国不仅应该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追求富强,而且应该采纳西方的政治体制,建立议院制度,以便解决中国“君 Continue reading
中国农村的衰败与破产是伴随着中国工业化和都市化而发生的,至今已有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只是现在随着工业化、都市化的加剧而越演越烈,方才使人们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其 Continue re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