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宝明

张宝明

(Zhang Baoming)

河南大学教授

一、学术简介

1963年生,安徽蒙城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5年获安徽师范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河南大学文学硕士学位,1995年获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学位,200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出站博士后。现为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河南省历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尤其以五四时期思想史研究见长。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重大招标项目1项。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2项、河南省重大招标课题和其他省部级项目6项。获河南省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2项,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1项。

二、代表性著作

1、《启蒙与革命:五四激进派的两难》,学林出版社1998年版。

2、《自由神话的终结:20世纪启蒙阙失探解》,上海三联书店2002年版。

3、《现代性的流变:<新青年>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聚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4、《多维视野下的<新青年>研究》,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

5、《转型的阵痛:20世纪中国文学思想与文化启蒙论衡》,学林出版社2007年版。

6、《失去砝码的天平——思想史书写的尴尬》,河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7、《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苦旅》,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8、《文言与白话:一个世纪的纠结》,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9、《启蒙中国:近代知识精英的思想苦旅》,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10、《新青年》(十卷本)(主编),河南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三、代表性论文

1、《由立人而立国——论陈独秀五四文化道德思想》,《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05期。

2、《“调和”,而非“折中”——李大钊文化思想摭论》,《东南文化》1993年第06期。

3、《从文化维度看“五四”人物的价值取向》,《江汉论坛》1994年第05期。

4、《梁启超与陈独秀启蒙思想比较──从个人与社会关系出发》,《安徽史学》1994年第04期。

5、《“不谈政治”的悖说(1914──1919):对陈独秀“五四”政治心态的求解》,《学术界》1995年第02期。

6、《文化与政治的歧路:重议“五四”文化阵营的思想格局》,《史学月刊》1996年第03期。

7、《“个性的自由与共性的互助”——“南陈北李”建党前夕的思想轨迹》,《河南社会科学》1998年第01期。

8、《国民性:沉郁的世纪关怀──从梁启超、陈独秀、鲁迅的思想个案出发》,《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02期。

9、《试论“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尚武倾向》,《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第06期。

10、《“人的发现”:五四文学源头的再探询——思想史意义上的五四文学传统及其走向》,《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04期。

11、《从“导师”与“学生”的关系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谱系》,《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01期。

12、《从启蒙到革命:来自道德理想的引渡——“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激进思想的逻辑构成》,《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第04期。

13、《越位的人道主义:“五四”启蒙残缺性的再反思》,《文史哲》2002年第05期。

14、《解构抑或建构——对一位“新启蒙主义”者的质疑》,《学术界》2003年第02期。

15、《从“五四”到“文革”:道德形而上主义的终结——对一个“启蒙”与“反启蒙”命题的破解》,《河北学刊》2003年第03期。

16、《启蒙的悖论(1911—1921):20世纪思想史上的困惑》,《人文杂志》2003年第04期。

17、《解构与突围:启蒙的历史与历史的启蒙》,《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04期。

18、《“新启蒙”与“后启蒙”:两种启蒙话语系统对话的可能》,《江海学刊》2003年第04期。

19、《超越与回归:近代文化启蒙与中国古典传统——从谭嗣同、章太炎与李大钊的思想个案中寻找》,《社会科学研究》2003年第06期。

20、《“改良”与“革命”:20世纪中国启蒙逻辑的再诠释》,《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第01期。

21、《文学、道德与知识分子的良知及使命》,《河北学刊》2004年第01期。

22、《“调和”与“独行”:李大钊从保守到激进的逻辑依据(1914—1921)》,《史学月刊》2004年第01期。

23、《启蒙,启蒙:启蒙的两难——我为什么不是一个道德形而上主义者》,《河南社会科学》2004年第02期。

24、《“问题”与“主义”:两种思想谱系的历史演绎——从知识社会学的视角看<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的衔接》,《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2期。

25、《新文化元典与现代性的偏执:五四启蒙精神与“内圣外王”思维的吊诡》,《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04期。

26、《“文白不争”引发的历史悲情——从文化社会学的视角看现代性的两副面孔》,《学术界》2005年第02期。

27、《从知识经济学的视角看<新青年>启蒙情怀的生成》,《中州学刊》2005年第03期。

28、《重新改写还是重新打造——关于建立中国近现代思想史学科体系的思考》,《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04期。

29、《<新青年>与中国现代文学谱系的生成》,《文学评论》2005年第05期。

30、《问题意识:在思想史与文学史的交叉点上》,《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第01期。

31、《现代性空间的生成:<新青年>个人、社会与国家关系寻踪(1915-1919)》,《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2期。

32、《阐释与启示:20世纪初年民族主义谱系的嬗变——以<安徽俗话报>与<新青年>为例》,《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02期。

33、《“新青年派”知识群体意识形态转换的逻辑依据》,《中州学刊》2006年第03期。

34、《“中国之前途:德国乎?俄国乎?”——“问题与主义”之后的“主义与主义”之争》,《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第03期。

35、《中国现代性的两难——以新文化元典中的世界语吊诡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05期。

36、《人文学:文学史与思想史关系的再诠释》,《文学评论》2008年第02期。

37、《“孔学”与“孔教”:“五四”思想史关键词考论之一》,《天津社会科学》2008年第02期。

38、《“人道主义”的两副面孔——中国新文学内在气质的歧义》,《文艺争鸣》2008年第09期。

39、《回眸五四:从“民族”与“民主”的视角》,《教学与研究》2009年第05期。

40、《现代性:一个杂志与一个群体的“精神现象学”——“五四”与“五四学”之再阐释》,《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第06期。

41、《中国化激进主义生成谱系探寻》,《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06期。

42、《新青年派与学衡派文白之争的逻辑构成及其意义》,《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第02期。

43、《反思与重构:中国近代学科转型背景下的“人文学”》,《学术月刊》2012年第02期。

44、《学科转型语境下的五四“文学”选择》,《文学评论》2012年第02期。

45、《思与言:中国近代思想文本中的文学修辞》,《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2期。

46、《重建阶级秩序:20世纪30年代文学大众化运动的内在动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03期。

47、《千年之问:“君子亦有穷乎?”》,《光明日报》2013年06月13日。

48、《因“人”而异:新青年派与学衡派的人学话语比较分析》,《天津社会科学》2013年第05期。

49、《传承与创新:回归生活世界的中原根文化》,《光明日报》2014年01月05日。

50、《沉重的书写:中国近代史上惊魂未定的一页》,《光明日报》2014年11月05日。

51、《两种理性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走向》,《中共党史研究》2015年第12期。

52、《重申启蒙:再说新文化运动的名实》,《读书》2016年第10期。

53、《“伟丈夫”:“真小人”还是“伪君子”?——由文本诠释原则引发的思想史底线命题》,《读书》2017年第03期。

54、《读者•作者•编者:三重维度下的胡适与<新青年>》,《安徽史学》2017年第02期。

55、《大数据视野下历史学的双栖性》,《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03期。

56、《因“体”制宜:“文白之争”百年祭——兼说20世纪“诗词入史”问题》,《鲁迅研究月刊》2017年第04期。

57、《诗意的人文与人文学的失意——从“西方”发现“东方”》,《读书》2017年第10期。

58、《经典与阐释的张力》,《读书》2018年第02期。

59、《“绅士”对抗“猛士”:一代人的文化自信与人文救赎——从<新青年>到<学衡>》,《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07期。

60、《诗意栖居的馆舍如何搭建?》,《读书》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