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瞿骏,1978年生,历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上海历史学会理事、副秘书长;上海东方青年学社理事
2009年9月—2010年9月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2012年9月—2013年8月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驻院研究员。
2014年7月—9月,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访问学人。
项目
1、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2007)。
2、上海市晨光计划(2008CG33)。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清末民初江南士人的城乡流动与城乡认同研究”(09YJC770017)。
4、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11PJC043)。
5、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末民初现代国家观念的普及化研究(1895—1919)”(11CZS057)。
6、上海市社科规划中青班专项课题(2018)
获奖
上海市社科新人奖(2009)
上海社会科学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优秀论文奖(2011)
华东师范大学优秀任课教师奖(2013)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申万宏源奖(2017)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优秀原创学术图书奖”(2017)
著作
《花落春仍在:20世纪前期中国的困境与新路》,三联书店2017年12月版(独著)。
《天下为学说裂:清末民初的思想革命与文化运动》,社科文献出版社2017年10月版(独著)。
《辛亥前后上海城市公共空间研究》,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8月版(独著)。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公共交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合著)。
论文与学术性书评
1、《追寻过去的不确定的答案》,《探索与争鸣》2018年第3期(独立,CSSCI)。
2、《胡适、“园丁”与燃犀》,《文汇报·文汇学人》2017年8月4日。
3、《清末民初读书人是怎么交朋友的》,《解放日报》2017年10月10日。
4、《老新党与新文化:五四大风笼罩下的地方读书人》,《南京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现代史》全文转载,《历史教学》()2017年9月摘要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摘要转载(独立,CSSCI)。
5、《国何以教——清末民初江浙地方的现代国家观念普及》,《历史教学问题》2017年第3期。
6、《城市文脉的历史维度与当代可能性》,《探索与争鸣》2017年第9期(独立,CSSCI)。
7、《如何救孩子:《蒙师箴言》与清末童蒙之教》,《史林》2017年第6期(独立,CSSCI)。
8、《小城镇里的大都市——清末上海对江浙地方读书人的文化辐射》,《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4期(独立,CSSCI)。
9、《新文化运动的“下行”——以江浙地方读书人的反应为中心》,《思想史》第六辑,台北联经出版公司2016年。
10、《新文化运动中的“失语者”——论凌独见与五四时代》,《学术月刊》2016年第4期(独立,CSSCI)。
11、《何为中国城市社会的真实问题》,《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2期(独立,CSSCI)。
12、《歧义与多义——清末“排满”立论与接受的再考察》,《史林》2015年第6期(独立,CSSCI)。
13、《宣统三年的读经“攻防战”》,《文汇报·文汇学人》2015年12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近代中国研究网、人民网全文转载。
14、《倒皇人是保皇人——梁启超与民初复辟》,《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5年12月13日。
15、《“新青年”凌独见》,《读书》2015年第10期(独立,CSSCI)。
16、《“都市迅速远去,摩登依旧在场”——解剖1950年代的上海》,《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5年7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独立)。
17、《民族主义的可贵与可爱——现代中国国家认同塑造的两种进路》,《学术月刊》2015年第4期(独立,CSSCI)。
18、《在“古今交缠”中理解现代中国》,《知识分子论丛》第12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独立,CSSCI集刊)。
19、《入城又回乡——清末民初江南读书人社会流动的再考察》,《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5期青年学者专号(独立,CSSCI)。
20、《现代中国政治文化的常识建构:转型时代“读本”中的国家与世界观念》,《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4年第5期全文转载(独立,CSSCI)。
21、《教科书的启蒙与生意》,《读书》2014年第7期,(独立,CSSCI)。
22、《“民国范儿”的迷思——论清末民国教科书之“另一面”》《学术月刊》2014年第9期(独立,CSSCI),《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14年第12期全文转载,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载,《历史教学》(高校版)2015年第3期摘要转载。
23、《教化天下与竞雄世界的绞缠——转型时代读书人国家认知的一个基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4年第4期(独立,CSSCI)。
24、《“民史”的写法》,《读书》2013年第11期(独立,CSSCI)。《北京日报》以《“民史”写法的混沌与困惑》为题转载(2014年3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网、近代中国研究网、理论网、人民网、新华网全文转载。
25、《民初童蒙教育的变与不变——以商务版共和国教科书为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3年第3期(独立,CSSCI)。
26、《八卦世界——辛亥革命时期谣言的制造与传播》,《文史知识》2011年第10期(独立)。
27、《一百多年前的小说征文比赛》,《东方早报·上海书评》2011年8月21日(独立)。
28、《辛亥前后的学堂、学生与现代国家观念普及》,《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年第5期,《教育科学文摘》2012年第1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1年第6期摘要转载(独立,CSSCI)。
29、《“共和”的通俗化——“新”三字经与辛亥革命》(上)、(下),《南方都市报》2011年8月16、17日(独立)。
30、《重大问题的再历史化——对辛亥革命史研究的一些思考》,《学术月刊》2011年第6期(独立,CSSCI)。
31、《文明的痛苦与幸福——对辛亥革命的一个解读》,《读书》2011年第2期(独立,CSSCI)。收入耿立编:《2011—中国随笔年度佳作》,贵州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32、《造报、阅报和毁报——论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报》,载章开沅、严昌洪主编:《近代史学刊》第7辑,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独立,CSSCI集刊)。
33、《“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之再思——以转型时代学生生活史为例》,《学术月刊》2009年第7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9年第11期全文转载(独立,CSSCI)。
34、《辛亥革命与日常生活——以学堂学生和上海城市民众为例》,《开放时代》2009年第7期(独立,CSSCI)。
35、《特立独行的“士人与世相”》,《读书》2009年第2期(独立,CSSCI)。
36、《革命历史记忆的塑造与传承——以烈士为中心的考察(1912—1928)》,《知识分子论丛》第8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独立,CSSCI集刊)。
37、《革命与生意——以辛亥革命时期的上海为例》,《史林》2008年第3期(独立,CSSCI),《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8年第10期全文转载。英译本:Revolution and business: Shanghai in the revolution of 1911, Frontiers of history in China, Volume 4, Number 3, 2009, (9) .
38、《辛亥革命时期的集会与城市公共空间——以追悼会为中心(1911—191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8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8年第7期全文转载,《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08年第3期摘要转载(独立,CSSCI)。
39、《入上海与居上海——论清末士人在城市的私谊网络》,《史林》2007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独立,CSSCI)。
40、《超越的基础——年鉴学派史学范型再认识》,《历史教学问题》2006年第4期(独立,CSSCI)。
41、《“走向现代”的悖论——论清末江浙地区的谘议局、地方自治选举》,《史林》2006年第2期(独立,CSSCI)。
42、《史学研究本土化的可贵实践——评冯筱才:<在商言商:政治变局中的江浙商人>》,《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第4期(独立,CSSCI)。
43、《清末谘议局选举中的资格调查》,《二十一世纪》(香港中文大学)2004年2月号(独立)。
(信息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