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俐娜

刘俐娜,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

刘俐娜,河南焦作人,1958年12月28日生。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同年到近代史研究所工作。200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07年评聘为研究员。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史学史。liuln@cass.org.cn。

著作

1.《中国民国思想史》,160千字,人民出版社,1994年4月。

2.《顾颉刚学术思想评传》,270千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9月。

3.《出版史话》,100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4月。

4.《20世纪中国通鉴》(第5卷)(合著、第二作者),570千字,承担285千字,线装书局,2002年9月。

5.《由传统走向现代——论中国史学的转型》,275千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年4月。

论文

1.〈顾颉刚与古史辨派〉,13千字,《近代史研究》,1988年第4期。

2.〈王国维治史思想方法与古史辨〉,12千字,《王国维学术研究论集》第3辑,1990年2月。

3.〈五四时期史学思潮新探〉,16千字,《近代史研究》,1991年第1期。

4.〈试论中国20年代初年史学方法的几个新特点〉,12千字,《史学论丛书•当代西方史学思想的困惑》,1991年11月。

5.〈蔡元培的史学思想 〉, 9千字,《史学史研究》,1993年第2期。

6.〈史学系统方法研究概述〉, (合著,第二作者)12千字,《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2期

7.〈西方新史学与五四史学思潮〉, 9.5千字,《史学理论研究》,1993年第3期。

8.〈五四时期学者对史学功能的认识〉, 18千字,《历史研究》,1996年第3期。

9.〈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现代史学的建立〉,10千字,《教学与研究》,1999年第12期。

10.〈顾颉刚古史研究及其意义〉,18千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年10月

11.〈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者对历史的认识〉,16千字,《史学理论研究》,2003年第1期。

12.〈试析顾颉刚的史料思想〉,16千字,《史学史研究》,2003年第2期。

13.〈晚清政治与新史学〉,12千字,《史学月刊》,2003年第8期。

14.〈顾颉刚对中国现代史学的贡献〉,2千字,《光明日报》,2004年2月24日B3版。

15.〈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转型与史学的发展〉,10千字,《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6期。

16.〈顾颉刚与现代史学〉,6.5千字,《纪念顾颉刚先生诞辰110周年论文集》中华书局,2004年10月。

17.〈抗日战争时期顾颉刚的史学思想〉,13千字,《史学史研究》,2005年第3期。

18.〈顾颉刚学术研究中的民众情结〉,9千字,《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

19.〈从《上游集》看抗战时期顾颉刚的学术活动及思想〉,15千字,《抗日战争研究》2006年第3期

20.〈坚持历史学的科学性〉,2.5千字,《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5月18日。

21.〈多学科研究与新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合著、第二作者), 20千字,《史学史研究》,2006年第2期。

22.〈试析傅斯年史学思想的现代性及其局限〉,12千字,载《傅斯年与中国文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6年3月。

23.〈晚清史学的发展与变革〉,20千字,载《晚清国家与社会》,社科文献出版社,2007年7月。

24.〈简论历史学的科学性〉,10千字,载《从考古到史学之路――尹达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12月。

学术综述

1.〈中国思想史学术讨论会综述〉 ,1.5千,《近代史研究》,1984年第1期。

编纂

1.《史学探渊》(合编),承担200千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1年4月,。

2.《二十世纪中华学案》(综合卷)(合编),承担80千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1月。

3.《二十世纪中华学案》(史学卷)(合编),承担80千字,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1月。

4.《顾颉刚自述》,210千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1月。

(信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