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孔

李守孔

台湾学者

撰写:林能士(政治大學歷史系榮退教授)

民國六、七十年代以來,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蔚然成為風氣,在國內史學界儼然有成為顯學之趨勢。從當時國內有關這方面學術討論會的經常舉行,史料的大量刊布,以及論文專著數目的急遽增加,足以說明此一現象。以往,由於受到時代大環境及傳統史學觀念的影響,國內史學界致力於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學者屈指可數。在民國四、五十年代,美國史學界為了探索中國政局的鉅大變動而興起了一股研究近代中國的熱潮,國內受此影響,部分學者乃轉而投注於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他們可說是國內在這方面研究的開風氣人物。而李守孔教授無疑地是其中研究著作最為豐碩、指導後進成績斐然的一位著名歷史學者。

李守孔教授於民國十二年八月四日(陰曆六月二十二日)出生於河南省臨汝縣(今已改為臨州市)。臨汝雖然民風保守,卻是洛陽到南陽、許昌到洛陽的必經要道。李家在當地是一個典型的舊式家庭,家中略有田產,算是富家,但仍保有中國傳統的儉樸家風。祖父秀才出身,樂善好施,在地方上具有名聲。父親畢業於舊制中學,是一位典型的地方士紳,叔父畢業於河南大學法律系,曾擔任過法官、軍法處處長等職。李教授係家中獨子,幼年時零丁孤立,出生不及一載,慈母過世,父親再娶,遂由祖母一手撫養長大。當時河南一帶盜匪猖獗,李教授幼年時候即曾遭當地土匪綁票,多日才由家中贖回,飽受精神創傷。

▲本系名譽教授李守孔老師

民國二十六年抗戰爆發,李教授在這一年畢業於臨汝縣立第一小學,隨後進入當地的河南省立臨汝中學就讀。畢業後,因臨汝中學並無高中部,遂離家遠赴洛陽中學就讀高中。在三年的高中生涯中,李教授開始嶄露頭角,曾擔任過班長,並受到校長的器重。民國三十二年夏天,在敵機轟炸聲中,李教授完成洛陽中學高中部的學業。當時國內著名大學已陸續播遷到西南大後方。此時河南正鬧災荒,因此家人並不贊同遠赴昆明、重慶報考大學,暫時只得待在家中。卻不料這一年暑假,河南大學竟在臨汝招收新生,也是惟一的一年有大學在臨汝設立考區。李教授乃就近報考,在三千多名考生中,錄取一百二十名,李教授是其中的一位。九月開學後,李教授成為河南大學文史系歷史組的一位新生。

在抗戰期間,各大學經常隨戰況的轉移而一再播遷,河南大學也不例外。在四年的大學生活中,河大校址就播遷過五次,校長更換了四位,實際上課時間不到兩年。從民國三十二年九月入學到第二年五月,算是最安定的一段歲月。三十三年五月起,日軍企圖打通平漢鐵路,發動中原會戰,學校開始不斷遷徙,一直到抗戰勝利後遷回開封。因此,李教授回憶這段大學日子時,認為大半課業荒廢於烽火播遷途中,旣無閱覽典籍的機會,又乏名師的汲引。儘管如此,在那不平凡的時代,日子仍然頗多值得回憶的。在四年中,李教授曾經在豫西陝南的崇山峻嶺間徒步,兜過數千里大圈子;也闖過敵軍封鎖線,回趟淪陷區;親眼看到過敵人的戰車騎兵聯合瘋狂大進攻,也挨過敵機的大轟炸;接觸過抗日游擊隊和英勇的國軍,也和中共的職業學生拼鬪過。

儘管如此,李教授在這期間曾聆聽過哲學大師馮友蘭的講學,並受教於名學者姚從吾教授。姚教授是國際間史學方法和遼金元史的權威學者。他於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接任河大校長,並親自講授文史系歷史組的「歷史方法論」,也帶領過歷史組同學在開封城內外調查古蹟。

三十六年四月間,也就是李教授畢業前夕,全國各地爆發學潮,河南大學內的中共職業學生也發動罷課遊行。李教授當時擔任校內三民主義青年團幹事,在幹事長的領導下,對中共職業學生展開反制行動,卒使校園恢復平靜。事後李教授與另一位幹事曾到南京總團部報告平息學潮經過,受到陳誠書記長的招待與獎勵,回校後補行參加畢業考試。

民國三十六年六月,李教授從河南大學畢業,當時教育部在南京舉辦第二次僑教師資講習會,姚校長推薦五位優秀學生參加,李教授也在推薦之列。此時國內已動盪不安,而講習完畢後一時也尚未分發,於是經河南大學前校長田培林的介紹,於當年秋天輾轉到臺灣省立彰化中學任教。任教一學期後,得王泳學長的介紹,轉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助教。此時大陸戰事逆轉,傅斯年接長臺大,延攬著名學者日多,歷史系名師尤極一時之盛,河大前校長姚從吾也於此時到臺大任教。

從民國三十七年二月到四十四年七月的七年半期間,李教授在臺大歷史系擔任助教。當時系內既無工友、電話,事務又極繁雜,加以系上諸教授又各立門戶,承顏觀色,備極辛酸。起初幾年曾有另尋出路之打算,終因姚前校長從吾的勗勉才打消此意。於是在處理系中行政工作之餘,開始摸索研究工作。最初想研究秦漢史,先後閱讀了《史記》、《漢書》、《資治通鑑》等書,後來又轉向明史。但因乏人指導,全憑本身揣摩,成效終究有限。此時先後完成匈奴史長編、流寇史長編等文,但皆屬練習之作,並未發表。民國四十年寫成〈明代白蓮教考略〉一文,歷經波折,終於在《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四期發表,這是李教授正式發表的第一篇學術論文。民國四十三年六月,為了準備講師升等,乃根據當時所能找到的資料,寫成《中國最近四十年史》一書,由中華書局出版。但當時校內升遷制度尚不健全,率由系主任或院長決定,因此至第二年才正式升任講師。

▲《中國近代史》

民國四十四年八月升任講師後,李教授個人研究方向發生了重大變化。在這之前,國內史學界研究中國近代史者很少。此時大陸陸續出版了一系列近代史資料叢刊,最先是義和團,隨後有辛亥革命、回民起義、鴉片戰爭、甲午戰爭等。當時擔任中國國民黨中央設計考核委員會主任委員的崔書琴教授,為了瞭解敵情,蒐購了一些大陸出版品。李教授於是透過總幹事劉世昌(河大校友)的介紹,得有機會看到這批資料。當時「中國近代史」是大專院校的共同必修科目,李教授在校內講授此一科目,每班人數動輒超過一、兩百人,國內又缺乏適當的教本,遂決心撰寫一部有憑有據的「中國近代史」。原本預計寫二、三十萬字,但完成時則已厚違七百多頁,六十萬字。此書敘事始於十六世紀葡萄牙東航,迄於清朝之滅亡,為期約四百年,是當時國內註明出處的第一本「中國近代史」教本。

《中國近代史》一書於四十七年九月出版後,李教授原準備以此書作為副教授升等的著作。但系主任劉崇鋐教授則認為升等著作最好是論文,於是李教授再費一年功夫,將該書最後一章「改革與立憲」擴充為〈清季之立憲運動──兼論梁啟超、張謇之立憲主張〉一文,約十萬字,發表於《幼獅學報》,分析清末立憲活動及其影響,至為詳盡。

民國四十八年八月李教授升任副教授後,專心著述,短短數年之間,完成不少論文。當時他與師大的戴玄之教授時相往返論學,討論研究方向。兩人咸認有關太平天國的研究名家輩出,而義和團的研究似乎尚乏人問津,同時有關這方面新近刊布的資料也不少,於是兩人決定往此一範圍攜手並進。後來戴教授的研究大抵皆以近代中國的秘密社會與宗教為主,未改其志,而李教授個人則在寫過〈清季山東之教案與拳亂〉後,研究興趣則轉向清末民初革命黨與立憲派的互動關係。當時國內的研究環境並不理想,有關中國近代史的書籍期刊尤其貧乏。適巧原在臺中的中央圖書館此時已搬至臺北,李教授乃就近翻遍該館所藏的清末民初的報刊雜誌,先後寫成〈各省諮議局聯合會與辛亥革命〉、〈光緒戊戌前後革命保皇兩派之關係〉、〈唐才常思想之兩極端〉、〈唐才常與自立軍〉、〈民初之國會與黨爭〉等論文,分別在《大陸雜誌》及《中國現代史叢刊》上發表。也撰成《民初之國會》一書,獲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資助出版。該書分別就各省代表團時代、南京參議院時代、北京參議院時代、正式國會時代,敘述民初國會之演變及黨派之分合,資料原始,論點中肯。

民國五十四年八月,李教授升任臺大歷史系教援。這一年適逢國父誕辰百年紀念,國內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有編著《國父孫中山先生傳》、《國民革命史》兩書之計畫。前書決定由傅啟學教授執筆,《國民革命史》則邀李教授擔任。規定字數約五十萬,限九月底交稿。由於時間迫促,李教授接此重任後,於授課之餘,日以繼夜,一面搜集史料,一面刪節編寫,窮一人之力,終於如期殺青,而字數較預計則超出甚多。該書秉持國民革命之立場,根據公開之直接史料,敘事力求詳實。書成後,黨政要員人手一冊,總統也親頒獎金八萬元。由是李教授名氣漸開,但也由於日以繼夜趕稿的緣故,正值壯年的李教授也開始配戴起老花眼鏡。

▲李守孔老師於臺大教課

由於撰寫《國民革命史》的緣故,到了民國五十六年間,中國國民黨知識青年黨部主任委員李煥乃邀約李教授負責主編一部《中國近代史》,作為大專院校的教本。李教授遂約同一些知名學者教授,分章撰寫,再由李教授總其成。此書後來交由幼獅書店付梓,出版後廣為各大專院校採用,迄民國八十年已發行二十幾版,影響力可見一斑。

約在此前後數年,李教授的個人研究則較偏重於李鴻章的事功。李氏生平事蹟牽涉晚清數十年之內政、外交、軍事、教育,及工商、交通諸端。後人對其褒貶不一。鑒於前人對李鴻章的研究,或是屬於史論性質,未引用原始資料;或是僅係與李鴻章有關史書的個案研究。李教授於是從直接史料下手,先後撰成:〈八國聯軍期間慈禧歸政德宗之交涉〉、〈三國干涉還遼之交涉〉、〈雜談盛宣懷的事功〉、〈光緒己亥建儲與庚子兵釁〉、〈李鴻章襄贊湘軍幕府時代之表現〉、〈常勝軍協剿太平軍之研究〉、〈李鴻章遺摺薦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辨〉、〈李鴻章與同光新政〉、〈李鴻章與甲午戰爭〉等多篇論文。數年後李教授再以中國近代史的發展為脈絡,綴連上述諸文,參證有關資料,於民國六十六年撰成《李鴻章傳》一書,由臺灣學生書局出版,態度力求客觀,不作貿然褒貶。

同時,自撰成《國民革命史》一書後,李教授的研究範圍也逐漸往中國現代史發展,特別是在國民革命史的專題研究方面。原來在民國六十年代後,由於影印技術的進步,不少現代史料漸次公開,而國內政治環境也逐步開放,教育部因而於六十二學年度起,將「中國現代史」定為大學院校的共同必修科。在此種情況下,李教授認為中國現代史如同一處未開發的園地,到處是史料,隨時有問題,或隱或現,任憑選擇與蒐集,稍一用心,必有斬獲。因此,數年之間,先後完成〈中華革命黨與護國軍〉、〈民六政潮與南北分裂〉、〈國父護法與廣州軍政府之成立〉、〈段祺瑞與民初政局〉、〈民國十四年五卅慘案與國民救國運動〉等論文。

除了埋首研究外,李教授也經常參加國內外的重要學術會議,交換研究心得。而且每次與會,必有論文發表。民國六十六年,參加韓國嶺南大學三十週年國際學術會議,在會中發表公開學術演講。七十年十月,在日本東京舉行辛亥革命七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會議,李教授也是被邀請參加的國內學者之一,並提出〈清季留日陸軍學生與辛亥革命〉論文,受到與會日本學者很高的評價。此外,自民國七十年以來,國內外有關中國近現代史學術討論會經常舉行,李教授是這些會議的常客,所提出的論文以及會中的發言,都備受矚目。

除了令人刮目的研究成績外,李教授任教臺大歷史系四十餘年,可說是桃李滿門。在講師、副教授期間,擔任外系的共同科目「中國近代史」,往往每班學生有一、二百人,因此臺大畢業生中上過他課的不計其數。民國五十四年升任教授後,開始在歷史系研究所授課,並指導研究生從事研究,攻讀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生,率多由他指導完成論文。五十六、七年間,為了提升近代史的研究風氣,乃協助歷史研究所向教育部爭取經費,在所內成立近代史組以及專門研究室(即所謂第八研究室)。

除了在臺大任教外,李教授也經常被禮聘至他校兼課,包括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輔仁大學歷史系、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等。從民國六十五年至七十年,還兼任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所長,充實該所圖書設備,提高研究水準,使具有規模。同時,他校慕李教授之名而請他擔任論文指導教授的研究生,也不在少數。迄民國八十年為止,經李教授指導而完成論文,獲得碩士學位者有一百多位,博士學位者有十餘位。如今他們分別在各大專院校或研究機關,擔負起中國近、現代史教學與研究的薪傳責任。

除研究與教學外,李教授也常應邀到外面演講,結合了歷史與社會。他也長期擔任「心廬」和「青邨」的講座,受訓者皆為國軍中的年輕將領。並且應國史館之邀,審定《中華民國史事紀要》;應中國國民黨黨史會之邀,審定《國父年譜》,撰寫《中華民國名人傳》、《中國現代史辭典》各數十篇。從民國六十一年起,李教授以常務理事身分,擔任中國歷史學會總幹事,前後達七年之久。中國歷史學會於民國四十三年在臺北成立,從成立到民國六十一年的十八年間,總共才召開過五次大會,出版過三本《史學集刊》。李教授擔任總幹事後,在經費不充裕的情況下,大會每年定期召開,地點輪流;《史學集刊》每年如期出版;並經常舉辦學術討論會;打破以往理監事選舉的保障制度,無疑地給該學會帶來了一股朝氣。

李教授於民國七十九年七月自臺灣大學退休。七十八年九月曾因造血機能失調住院治療,經一年多的休養後,健壯如昔。退休後仍未忘懷學術,繼續鑽研,並參加各種學術活動。綜其一生,正如他所說的,「孤苦憤發,始略有所成」。執教臺灣大學後,全心投入中國近、現代史的研究,先後完成十多部專書,數十篇學術論文,可謂著作等身。同時,獻身歷史教育四十餘年,提拔後進不遺餘力。此等風範,正是青年學子的最佳榜樣。

李守孔教授著作目錄

一、專書、論文集:

1. 中國最近四十年史,臺北,中華書局,民國43年6月,292頁。

2. 中國現代史,臺北,光華出版社,民國47年2月,391頁。

3. 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民國47年9月,755頁。

4. 民初之國會,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民國53年10月,160頁。

5. 國民革命史,臺北,國父誕辰百週年紀念籌備委員會,民國54年11月,759頁。

6. 中國近代史,臺北,幼獅書店,民國56年10月,505頁。

7. 三民主義對中共內部思想的影響,臺北,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民國59年6月,38頁。

8. 本國歷史(上、下兩冊),臺北,幼獅書店,民國59年8月,上冊230頁,下冊241頁。

9. 中國現代史,臺北,三民書局,民國62年9月,211頁。

10. 中國現代史答間,臺北,學生書店,民國62年12月,238頁。

11. 民國史二十講(與呂士朋等合撰),臺北,幼獅書店,民國63年3月,390頁。

12. 中國近代史,臺北,三民書局,民國63年8月,196頁。

13. 八年對日抗戰之真象,臺北,正中書局,民國66年1月,132頁。

14. 民初之國會(中國現代史料彙編),臺北,正中書局,民國67年1月,308頁。

15. 李鴻章傳,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67年8月,401頁。

16. 中國近代史,臺北,幼獅書店,民國77年8月,339頁。

17. 中國近百餘年大事述評──中國近代現代史論文集(共5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民國85年7月,2913頁。(收錄氏著論文共60篇,其中僅兩篇為未曾出版者)

二、期刊論文:

1. 明代白蓮教考略,臺北,臺大文史哲學報第4期,民國41年12月,頁151-177。

2. 馬如龍降清之研究,臺北,大陸雜誌第20卷第1期,民國49年1月,頁14-18。

3. 清季之立憲運動──兼論梁啟超、張謇之立憲主張,臺北,幼獅學報第2卷第2期,民國49年4月,頁1-92。

4. 咸豐六年雲南省城滅回考實,臺北,大陸雜誌第20卷第6期,民國49年3月,頁10-13。

5. 清季山東之教案與拳亂,臺北,幼獅學報第3卷第2期,民國50年4月,頁1-20。

6. 讀「河南直隸汝州全志」書後,臺北,中原文獻第2卷第7期,民國50年7月。

7. 八國聯軍期間慈禧歸政德宗之交涉,臺北,大陸雜誌第23卷第7、8期,民國50年10月,頁11-14、23-29。

8. 光緒戊戌前後革命保皇兩派之關係,臺北,大陸雜誌第25卷第1、2期,民國51年7月,頁10-15、20-24。

9. 梁任公與民初之黨爭,臺北,新時代,第3卷第6期,民國52年6月,頁21-26。

10. 唐才常思想之兩極端,臺北,大陸雜誌第28卷第2、3期,民國53年1、2月,頁11-14、28-32。

11. 三國干涉還遼之交涉,臺北,大陸雜誌第29卷第7、8、9期,民國53年10、11月,頁12-18、14-22、23-28。

12. 國父誕生前後中國之變局,臺北,新時代第5卷第11期,民國54年11月,頁17-21。

13. 雜談盛宣懷的事功,臺北,傳記文學第14卷第3、4、5期,民國58年3、4、5月,頁13-21、63-70、67-75。

14. 清季河南之諮議局,臺北,中原文獻第1卷第4期,民國58年6月,頁14-15。

15. 清末之諮議局,臺北,史學彙刊第2期,民國58年8月,頁189-216。

16. 清季新軍之編練及其演變,臺北,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2期,民國59年4月,頁81-138。

17. 光緒己亥建儲與庚子兵釁,臺北,故宮文獻第1卷第4期,民國59年9月,頁1-12。

18. 常勝軍協剿太平軍之研究,臺北,新時代第10卷第11、12期,民國59年11、12月,頁13-17、18-22。(亦載姚師從吾先生紀念論文集,民國60年4月,頁59-79)

19. 李鴻章襄贊湘軍幕府時代之表現,臺北,幼獅學誌第9卷第2期,民國59年12月,頁1-25。

20. 漫談國士,臺北,中央月刊第4卷第4期,民國60年4月,頁30-31。

21. 李鴻章遺摺薦袁世凱繼任直隸總督辨,臺北,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3期,民國60年5月,頁79-86。

22. 淮軍平捻之研究,臺北,新時代第11卷第10、11期,民國60年10、11月,頁19-22、26-30。

23. 李鴻章與同光新政,臺北,故宮文獻第3卷第1、2期,民國60年12月,61年3月,頁21-33、39-49。

24. 李鴻章與甲午戰爭,臺北,新時代第12卷第4、5期,民國61年4、5月,頁19-23、22-27。

25. 段祺瑞與辛亥革命,臺北,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6期,民國63年5月,頁277-297。

26. 中華革命黨與護國軍,臺北,中華學報第2卷第1期,民國64年1月,頁111-144。

27. 總統蔣公領導對日抗戰的全盤戰略,臺北,中國文化復興月刊第8卷第10期,民國64年10月,頁29-33。

28. 研究中國現代史的價值和方法,臺北,自由青年第55卷第3期,民國65年3月,頁13-15。

29. 民六政潮與南北分裂,臺北,史學彙刊第7期,民國65年7月,頁63-116。

30. 晚清雲南回變始末,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1期,民國66年4月,頁99-145。

31. 同盟會時代湖北新軍之革命活動,臺中,東海學報第18卷,民國66年6月,頁40-80。

32. 國父護法與廣州軍政府之成立,臺北,中華學報第4卷第2期,民國66年7月,頁171-202。

33. 悼念胡伯玉(胡璉)將軍,臺北,傳記文學第31卷第2期,民國66年8月,頁71-78。

34. 晚清之立憲運動,臺北,中國文化復興月刊第11卷第3期,民國67年3月,頁9-16。

35. 段祺瑞與民初政局,臺中,東海大學歷史學報第2期,民國67年7月,頁15-45。

36. 民初之政黨、國會與黨爭,臺北,傳記文學第34卷第1期,民國68年1月,頁19-22。

37. 金門古寧頭奏捷三十週年,臺北,傳記文學第35卷第4期,民國68年10月,頁11-15

38. 中華民國之肇始──武昌起義,臺北,湖北文獻第53期,民國68年10月,頁3-6。

39. 我們的開國精神,臺北,中央月刊第12卷第1期,民國68年11月,頁39-43。

40. 辛亥革命期間張謇與南北和議,臺中,東海學報第21卷,民國69年6月,頁1-10。

41. 石破天驚──辛亥革命成功的認識,臺北,中國文化月刊第13期,民國69年11月,頁38-43。

42. 曾國藩,臺北,中國地方文獻學會年刊,民國70年1月,頁81-82。

43. 我的大學時代,臺北,中原文獻第13卷第2期,民國70年2月,頁22-28。

44. 中國近代之文化復興,臺北,文藝復興第122期,民國70年5月,頁14-18。

45. 近七十年來國人對中國近代史之研究,臺北,中國歷史學會史學集刊第13期,民國70年5月,頁397-406。

46. 胡璉評傳序,臺北,傳記文學第50卷第6期,民國70年6月,頁102。

47. 張伯英先生與河南大學,臺北,中原文獻第13卷第8期,民國70年8月,頁16-18。

48. 石破天驚──辛亥革命成功的蠡見,臺北,湖北文獻第61期,民國70年10月,頁44-47。

49. 全國抗戰與國民精神總動員,臺北,中央月刊第14卷第9期,民國71年7月,頁44-48。

50. 民國人物小傳與民國紀事本末,臺北,傳記文學第41卷第2期,民國71年8月,頁53-54。

51. 盧溝喋血:吉星文傳,臺北,近代中國第41期,民國73年6月,頁251-256。

52. 民國三十三年日本打通中國大陸作戰之背景:美國戰略之歧見與衡陽保衛戰,臺北,近代中國第42期,民國73年8月,頁40-50。

53. 中國國民黨改造之意義與價值:旋乾轉坤開創契機,臺北,近代中國第43期,民國73年10月,頁29-41。

54. 中國國民革命與韓國早期復國運動關係之研究,臺北,近代中國第44期,民國73年12月,頁174-181。

55. 青年與中國現代化的發展,臺北,中央月刊第17卷第5期,民國74年3月,頁44-48。

56. 訓政時期的中國國民黨,臺北,政治文化創刊號(國立政治大學),民國74年4月,頁20-34。

57. 駁斥中共曲解國父思想與辛亥革命本質 : 紀念同盟會成立八十週年,臺北,近代中國第48期,民國74年8月,頁136-141。

58. 李健民著五卅慘案後的聯英外交,臺北,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3期,民國76年3月,頁194-196。

59. 抗戰期間中央政府之職權與功能,臺北,近代中國第60期,民國76年8月,頁68-89。

60. 孫中山先生與五四學生愛國運動,香港,珠海學報第15期,民國76年(1987)10月,頁147-166。亦載中山學術論叢第7期,民國76年12月,頁21-47。

61. 民初國務總理熊希齡先生傳,臺北,湖南文獻第16卷第2期,民國77年4月,頁24-26。

62. 熊希齡的生平,臺北,中外雜誌第44卷第3期,民國77年7月,頁84-86。

63. 閩變之研究,香港,珠海學報第16期,民國77年(1988)10月,頁613-635。

三、論文集論文、專書篇章:

1. 各省諮議局聯合會與辛亥革命,臺北,中國現代史叢刊(第3冊),民國50年8月,頁321-374。

2. 民初之國會與黨爭,臺北,中國現代史叢刊(第5冊),民國53年11月,頁81-212。

3. 唐才常與自立軍,臺北,中國現代史叢刊(第6冊),民國53年11月,頁41-159。

4. 清季河南之革命運動,臺北,中州文化論集,民國56年11月,頁253-265。

5. 國文孫中山先生中日兩國合作之主張,臺北,百年來中日關係論文集(張岳軍先生八十壽),民國57年5月,頁63-89。

6 .民初之政黨,臺北,載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1輯(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60年12月,頁61-78。

7. 民國六年國父護法中文史料隅錄,臺北,載研究中山先生的史料與史學,民國64年11月。

8. 蔣總統與現代中國,臺北,中國現代史專題研究報告第6輯(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民國65年11月,頁147-153。

9. 晚清知識份子與救國運動──兼論林則徐與鴉片戰爭,臺北,中華學術院「史學論集」,民國66年1月,頁502-515。

10. 辛亥革命期間之國際背景,臺北,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十週年論文集,民國68年11月,頁257-278。

11. 辛亥革命之序幕──興中會之創立與首次廣州起義,臺北,中華民國中山學術會議論文集第1冊,民國70年9月,頁1-21。(亦載革命思想第51卷第4期,民國70年10月,頁3-13)

12. 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前後清帝退位之交涉,臺北,孫中山與辛亥革命論文集,民國70年10月,頁1489-1518。

13. 民國十四年五卅慘案與國民救國運動,臺北,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考古組下冊),民國70年10月,頁1393-1429。

14. 清季留日陸軍學生與辛亥革命,臺北,孫中山與辛亥革命(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下冊,民國70年。

15. 民族覺醒與文化復興,高雄,中山學術講座專輯(一),民國71年4月12日。

16. 左宗棠,臺北,中國歷史人物廣播講座專集(教育部訓育委員會編印),民國71年9月。

17. 建國七十年來的內憂與外患,臺北,中華民國建國70年建國史專題演講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編印),民國72年1月。

18. 河南與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區域研究,臺北,辛亥革命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2年6月,頁293-326。

19. 北伐前後國民政府外交政策之研究──民國13年(1924)元月至民國16年(1927)3月,臺北,中華民國初期歷史研討會論文集(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上冊,民國73年4月,頁185-245。

20. 我國行憲的艱辛歷程,高雄,中山學術講座專輯(二),民國73年5月20日。

21. 中國國民黨訓政之實施與憲政之預備──民國十七年至二十六年,臺北,中華民國歷史與文化討論集(第1冊),民國73年5月,頁340-363。(亦載近代中國第53期,民國75年6月,頁95-112)

22. 國民政府之國家統一運動(民國十八年至十九年),抗戰前十年國家建設史研討論論文集1928-1937(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上冊,民國73年12月,頁389-431。

23. 抗戰初期中共之輸誠與攘奪政權之陰謀(1937-1940),抗戰建國史研討會論文集(1937-1945)上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74年8月,頁61-95。

24. 中共攘奪抗日戰果之史實──論所謂「平型關之役」與「百團大戰」,臺北,孫中山先生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第4冊),民國74年11月,頁62-83。

25. 訓政時期的政治,載中華民國政治發展史(為其中之專章),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4年12月,頁891-1064。

26. 蔣中正先生與討袁運動,臺北,蔣中正先生與現代中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第2冊,民國75年12月,頁4-25。

27. 趙聲與清季革命,臺北,中央研究院第二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民國75年12月,頁833-847。

28. 革命黨人對建立民國之共信與合作,中華民國建國八十年學術討論集(第1冊),臺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80年12月,頁78-111。

四、未出版之會議論文:

1. 東亞各民族的一般性與特異性,韓國大丘,韓國嶺南大學三十週年國際學術會議,1977年。

2. 清季留日陸軍學生與辛亥革命,日本橫濱,辛亥革命七十週年紀念研討會議,1981年。

3. 辛亥革命對韓國革命的影響,韓國漢城,第4屆中韓學術會議論文,1982。

4. 青年軍之組織與訓練,臺北,青年軍史研討會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主辦),民國75年6月。

5. 南洋華僑與討袁運動──一九一四至一九一六,香港,兩次世界大戰期間在亞洲之海外華人學術討論會(香港中文大學、南洋學會主辦),1987年9月。

五、報紙文章 :

1. 金門大捷二十六週年感言──讀胡璉「泛述古寧頭之戰」,臺北,聯合報,民國64年10月25日,第14版。

2. 蔣公對歷史的深遠影響,臺北,中央日報,民國68年4月5日,特刊。

3. 近代國內中華民國史之編纂與研究,臺北,中國時報,民國68年10月10日,雙十節特刊。

4. 石破天驚──辛亥革命成功的蠡見,臺北,中央日報,文史版,民國69年10月14日。

5. 中國國民黨與臺灣經濟建設,臺北,青年戰士報,民國70年3月29日。

6. 張伯英先生與河南大學,臺北,中央日報,民國70年7月29日,第10版。

7. 全民革命的辛亥革命,臺北,青年戰士報,民國70年10月8日。

8. 第二期國民革命與臺灣,臺北,中央日報,民國70年10月25日,光復節特刊。

9. 何應欽上將著「八年抗戰」讀後感,臺北,臺灣新生報,民國71年9月9日,第3版。

10. 蔣公在八年抗戰前勸告日本唾棄軍國主義之箴言,臺北,中國時報,民國71年10月31日蔣公誕辰96週年特刊。

11. 辛亥革命的前奏──三月二十九曰黃花岡之役,臺北,自由日報,民國72年3月29日,特刊。

※本文原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發行之《近代中國史研究通訊》第11期,此為重新打字之增訂版。